湖南有个明朝炉子,上面竟然刻着阿拉伯文?

在湖南博物馆陈列着一个其貌不扬的青铜香炉,造型简约朴实,口沿平、腹微鼓、两侧双耳、底部三足,乍一看与现在使用的香炉相差无几。其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是,腹部两侧竟然雕饰着一串串外国文字。只见文字书写随意,线条流畅,字体秀美,如同优美的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湖南有个明朝炉子,上面竟然刻着阿拉伯文?

至于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一般人难以辨识,据研究大多含有吉祥祈福的意思。在香炉外底部刻有“正德年制”四个字,由此得知,眼前这个略显陈旧、毫不起眼的香炉,原来来自遥远的明朝,已经历了多年沧桑。

根据学者研究,才知道那串外国文字竟然是阿拉伯文。

其实,这种饰有阿拉伯文的器具不是明朝的首创,早在元代就已经广泛流传了。据史料记载,元代有众多阿拉伯人在朝廷任要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带有浓郁阿拉伯文化的产品便应运而生了。阿拉伯文铜香炉便是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

湖南有个明朝炉子,上面竟然刻着阿拉伯文?

“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在其当政的16年间,阿拉伯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因此阿拉伯文频繁出现在香炉、瓷器、景泰蓝等当时广泛流行的器物上,铭文主要出自《古兰经》,大多是歌颂赞美之词。这个鲜明特征也成为辨识当时器物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据记载,“大明正德年制”阿拉伯文铜香炉是目前传世和存世最多的。

湖南有个明朝炉子,上面竟然刻着阿拉伯文?

香炉作为焚香器具,在明朝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不管是从当今看到的明朝宫廷剧,还是历史文献记载,我们都可感知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把香炉放置在书房案头或者厅堂,喜欢在袅袅的清香中读书,更增添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加之,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这种饰有阿拉伯文的香炉,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在民间流传使用也不足为奇了。

湖南博物馆珍藏的这个“正德年制”阿拉伯文铜香炉,被称为稀释珍宝,不仅仅是因为出土少而显得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彰显了汉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