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2018——2019變化的不只是數字,我從青澀懵懂的小護士成長到成熟穩重的年紀,我最終也留在了嚮往的風溼免疫科工作。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以前覺得風溼免疫科學習機會多、環境好,更覺得患者病情簡單,護理工作任務輕,身歷其境之後才知道,免疫病患者病情複雜、病程進展快、治療難度大,風溼免疫科的日子累並充實。

話說現在智能手機裡都有個記步器,閒餘之時同事們相互會較量“鍛鍊”的數據,查看一天的記錄,每天至少一萬二三千步,折算下來也整整近十公里。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在風溼免疫科工作七年,並沒有所謂的“七年之癢”,而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同時讓我感觸最深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盤阿姨,一名皮肌炎並肺間質病變的患者。在我印象中,她雖然命運多舛,但是卻擁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十幾年來經常面帶微笑。

然而病魔無情,2016年初,疾病進展迅速,她又一次因肺部嚴重感染住進風溼免疫科。病情讓她抵抗力低下,全科室從衛生員阿姨到科室主任都十分注意,生怕交叉感染。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雖然大家想盡了辦法,病情仍然逐漸惡化。一天,阿姨由於呼吸衰竭進入昏迷狀態,氧合非常低,主治醫生小麗來不急多想立即決定轉往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科裡的醫生護士推著床位拼勁全力瘋狂的往前衝,並不停的大喊:“阿姨啊,您可千萬要支撐住啊!一定要支撐住!”

上班以來,從來沒覺得從頤康樓到重症監護室的路竟有如此遠,一路狂奔,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快點,快點、快給她插管,救救她,求求你了!求求你啊!快點啊!”小麗醫生聲嘶力竭的吶喊,眼淚奪眶而出。那一刻我覺得她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醫生角色了,是友情更是親情。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阿姨彷彿感知到了我們心底的期望非常爭氣,十幾天後順利轉出ICU。回來的那天我們集體迎接,彷彿是迎接家人遠行歸來,歡呼“盤阿姨回來了,回來了,她贏了!”。都說從ICU出來的患者都有一種微妙心理變化,稱為“ICU綜合症”但是她卻沒有,我想這大概就是“愛”的力量,讓所有的不幸遭遇變得溫情!

從青絲到白髮

幾個月前,我們收治了一名老婆婆,其實也是我們熟悉的老患者,一月一次的入院率。彷彿所有的風溼病患者最終都逃脫不了肺部病變,婆婆也不例外,乾燥綜合徵併發肺間質纖維化,規律服用慢性抗風溼病藥,效果不佳。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老婆婆免疫抑制非常厲害,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病情非常危重,主治醫生告訴家屬,老婆婆的病情每況愈下,可能最終人才兩空。但是家屬的態度十分堅決,表示全力配合治療。老伴更是表示會堅守在婆婆身邊,只希望婆婆能多撐些時日,儘量減少她的痛苦。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是啊,相伴一生誰不想再多一點點時間陪陪自己最愛的人呢?於是,一個又一個夜班護士巡視病房,總是看見老爺爺守在床畔,每次護理操作爺爺細心幫忙,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協助,操作能一次性成功,減少帶給奶奶的創傷,多少次早晨上班等候電梯,總是能碰見爺爺手裡握著奶奶愛吃的白米稀飯......彷彿他感覺不到一絲絲疲倦。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可是終究有一天早晨,奶奶卻再也吃不到爺爺買的稀飯了,奶奶安靜地走了,走的時候異常平靜,沒有忙亂、沒有喧鬧。我們都有些出乎意料,遺體料理之後,爺爺跑到護士站,眼眶通紅、淚眼婆娑地握著護士的手連聲道謝。轉身便走到無人的走廊盡頭仰面大哭......從青絲到白髮,相伴一生!從此便孤身一人!誰又能體會呢?

少來夫妻老來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執手相看兩不厭。這是形容夫妻間情感的佳句,楊姐和先生也算是對它進行了完美的詮釋。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楊姐是一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雖然才三十幾歲卻也是近十年的老病友了。她不是非常合格的患者,吃藥、隨診也是隨著自己的性子,長期不規律的治療使她的腎功能急劇下降,腎性高血壓、重度貧血併發顱內出血,首診收治於神經內科監護室,病情穩定後轉入我科繼續治療。

記得轉入那天我當班,過床時,手剛插到她身下。就聽見了她尖叫,響徹雲霄。嚇得我夠嗆,以為弄疼了她,連連道歉,旁邊的是她的愛人,彬彬有禮的和我搖頭示意,“不是不是,我先和她說說”。說完便附身安撫親吻,像安撫一個小寶寶,這樣之後才順利完成轉接工作。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心電監測、靜脈輸液、血液採集一系列操作下來,我整整是花了一個鐘頭,滿頭大汗。因為每一步都需要大哥充分的安撫。“哎!碰到個棘手的事了,病人被寵成這樣了!以後可咋辦呀?”我心裡犯了難。大哥倒是憨憨的,一個勁地和我道歉。

第二天清晨,夜班床旁交班,小姐妹告訴我29床家屬在監護室守得太累了,想休息一下,但是病人又只要愛人在側守護,於是大哥專門拿了根紅繩套住他和妻子的手,說是都害怕,都害怕自己的愛人突然離去。套根繩子,那怕睡在陪人椅上也能感覺到對方的動靜。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大哥也是常常被監護儀的報警聲驚醒,緊張兮兮的關心著妻子的情況。床旁交接班時,可能真的是太累了,他們還在睡著,我們不忍心叫他起來,“就讓他再睡一會兒,睡一會,至少減輕他們的一點點疲倦吧!”我輕聲關上房門。一根紅繩、一個擁抱、一句寶貝、一個親吻......這些都是楊姐和愛人夫妻之間真愛的表現,最美好的愛情不就是,你在鬧,他在哄、你受苦、他在熬!我想經歷過這次劫難之後,楊姐應該會更珍惜自己的身體和愛人吧,因為她出院時和我說過,還要和大哥相守一輩子!

白髮人送黑髮人

我曾體親身會過“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但也能感同身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一幕幕往事又在腦海裡浮現。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那是我剛到風溼免疫科的時候,一名患紅斑狼瘡的患者是19歲的花季少女,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高度浮腫,嚴重感染。

患者來自農村,經濟拮据,陪她來住院的是爸爸媽媽,因疾病拖了太久,最終結果也是無力迴天。清楚地記得那天中午,女孩已奄奄一息,可能是當地的習俗,一定要回到家離開人世,這樣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女孩父母決定放棄治療,拔管之前,媽媽趴在病床邊上失聲痛哭,“妹子,爸爸媽媽對不起你,沒讓你過上好日子,你就好好的走吧,希望你身上沒有痛,你在那邊等著我,我會牢牢的記得你的模樣,我百年之後會來找你團聚,下輩子我們還是一家人!”

護士眼中的生死離別

有人說醫院是見證人間情感的最真實的場所,醫患情、親情、友情、愛情,每一種都能深深的打動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