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馬卡洛夫”9毫米手槍,由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馬卡洛夫設計,又稱校官手槍。1951年開始裝備部隊,用以替換ТТ-33式手槍,是蘇軍和華約組織各國軍隊的制式手槍。槍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結構比較簡單,具有質量小,體積小,方便攜帶等優點,全槍長160毫米,槍管長91毫米,全槍重(不含彈匣)663克,彈匣容量8發。在當年是同時代最好的緊湊型自衛手槍之一。

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馬卡洛夫手槍為單動/雙動式板機設計。在完成裝填和上膛後,此槍能夠在擊錘板起和鎖上保險的狀態下攜帶。若要開火,用戶需把位於滑架上的保險裝置調到“待發”的位置,然後再扣板機。在雙動模式時,射手在打第一槍,扣動板機的同時會使擊錘板起,故這一槍所需的板機壓力較大。而隨後的射擊則會透過其反衝作用的循環而完成拋殼、重新上彈和令擊錘板起的過程。而在單動模式時其板機壓力則較少。

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馬卡洛夫手槍為一種半自動手槍,其射速取決於射手每次扣板機的速度。射擊後彈殼會在射手右方和後方拋出約18-20英尺遠。在鎖定保險的時候,手槍的擊錘會同時板起。這是因為其保險裝置具有一塊阻鐵,它會妨礙擊錘撞擊其擊針,所以才能夠安全的讓擊錘板起來。

馬卡洛夫手槍的標準彈匣容量為8 發,在打完最後一槍後其滑架會處於鎖定開放狀態,以完成空倉掛機的作用。而在換上一個裝彈的彈匣後,射手需把位於左邊槍身的滑架釋放裝置推下或直接把滑架向前推以把第一發子彈推進膛室。當然射手亦可選擇單發裝填。

馬卡洛夫手槍有著簡單和經濟的零件,而且亦不易損壞和能夠以少許工具就能完成更換。

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簡單的自由後坐式工作原理,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當年是同時代最好的緊湊型自衛手槍之一。射擊時火藥燃氣的壓力通過彈殼底部作用於套筒的彈底窩,使套筒後坐,並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復進簧的力量,使套筒後坐的速度降低,在彈頭離開槍口後,才開啟彈膛,完成拋殼等一系列動作。馬卡洛夫手槍的擊發機構為擊錘迴轉式,雙動發射機構。保險裝置包括有不到位保險,外部有手動保險機柄。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由固定式片狀準星和缺口式照門,在15-20米內時有最佳的射擊精度和殺傷力。其鋼製彈匣可裝8發PM手槍彈,彈匣壁鏤空,既減輕了重量也便於觀察餘彈數,並有空倉掛機能力。

“馬卡洛夫”手槍最明顯的缺點是薄弱的殺傷力,以及小容量的彈匣。在清剿車臣非法武裝的戰鬥中,令俄羅斯軍人哭笑不得的就是車臣匪徒大量使用了自己製造的“馬卡洛夫”手槍,而卻絲毫無法傷害俄軍穿著防彈衣的士兵。經過無數次失敗的改進,俄羅斯軍方最終決定採用了伊孜馬什公司的MP443手槍。以替代馬卡洛夫手槍。

在1951年,馬卡洛夫手槍成為了蘇聯軍隊及多個華約國家的制式裝備。而會被選為制式手槍的原因主要是馬卡洛夫手槍結構簡單,運動部件少,合乎經濟效益,易於生產還有此槍具有合理的制止力。此槍一直在蘇聯軍方和警察的前線中服役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而至今俄羅斯及多個前蘇聯國家仍有廣泛的使用這種手槍,但會被完全取代也只是遲早的問題。

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在美國,馬卡洛夫手槍也是一種相當流行的隱蔽攜帶槍械。中國、北朝鮮、東德和保加利亞等國家亦曾仿製馬卡洛夫手槍,部份國家的生產至今仍然進行中。

在2003年,俄羅斯開始以MP-443手槍取代馬卡洛夫手槍,然而由於財政問題和事實上馬卡洛夫手槍的庫存數量仍然是如此的豐富,所以最終並沒有大量取代。直至2012年,大量的馬卡洛夫手槍仍然在俄羅斯軍隊和警察中服役。而中國、北朝鮮、越南、多個前東方陣營及第三世界國家至今也繼續以馬卡洛夫手槍及其仿製型作制式手槍。

手槍之馬卡洛夫手槍

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