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進軍全球潛艇市場

在與泰國和巴基斯坦成功達成協議後,中國計劃進軍全球潛艇市場。孟加拉國、古巴、埃及等國都對中國潛艇表示出興趣。歐洲的潛艇製造商將面臨著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挑戰。

考慮到中國在最近十年裡建造的潛艇數量非常龐大,它對出口市場的關注不足為奇。從歷史上看,與蘇聯或西方製造的潛艇相比,中國潛艇缺乏競爭力,但隨著中國造船效率的不斷提高,加上中國在這一領域技術的進步,差距已經縮小。

到目前為止,中國在潛艇出口方面取得的成功涉及各型“元”級潛艇,這是中國最先進的常規潛艇,在大小和外觀上與俄羅斯“基洛”級潛艇類似。

泰國和巴基斯坦訂購了一批中國潛艇。泰國訂購了3艘S-26T型潛艇,排水量約為2600噸。巴基斯坦訂購了8艘S-20型的潛艇,其中4艘在中國建造,還有4艘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廠組裝建造。

中國將進軍全球潛艇市場

中國也在嘗試發展小一些的潛艇,其中包括200、600以及1100噸級的潛艇。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報道,在不久前舉行的泰國防務與安全展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送展了包括S-26T在內的一系列出口型潛艇,並罕見公開了各型潛艇的詳細性能數據,吸引了多家海外客戶。阿爾及利亞、孟加拉國、古巴、埃及、利比亞、緬甸、阿聯酋以及委內瑞拉都對中國的潛艇表現出興趣。

中國將進軍全球潛艇市場

中國也可能在歐洲主導的南美潛艇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許多南美國家海軍目前使用的是德國的209型潛艇。智利擁有兩艘已服役33年的209型潛艇,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各擁有兩艘這樣的潛艇,秘魯和委內瑞拉也擁有類似的老舊潛艇。南美國家的海軍需要守衛的海岸線相對較長,這或許會讓它們傾向於選擇中國提供的大型潛艇。

觀察人士指出,提高公開度,並同時展示從200噸到2500噸的全系列出口潛艇,顯示中國對於增加潛艇海外用戶非常認真。英國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擁有60年設計製造潛艇的經驗,從最早仿製蘇聯的“羅密歐”級,到後來的“明”“宋”和“元”級,中國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研製世界一流的先進潛艇,包括設計和建造潛艇平臺和全方位的配套設備、傳感器和武器。

中國船舶企業會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與它們在國內的實力相稱的出口形象。考慮到這一新的挑戰,歐洲和俄羅斯的潛艇製造商未來需要非常努力地保住自己的地位。

中国将进军全球潜艇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