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我是当妈后才接触绘本的,因为用绘本陪伴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共读中,除了感受亲子时光的温馨外,就是惊叹绘本故事中令人惊叹的想象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绘本《大象孵蛋》,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无法无天”: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一只性情浮躁的“美女鸟”心不甘情不愿的孵蛋,正好大象走过来,她拜托大象帮孵蛋,说自己一会就回来,大象好心答应了,美女鸟飞走后再也没回来,大象历经险难,终于把蛋孵好了,不是小鸟,而是一只长着翅膀的小飞象。

绘本还被改编成了动画短片,我曾把这个短片拿到课堂上教孩子们写作文,告诉孩子们记叙文可以理解为“出现问题——解决问题”。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当大象答应帮忙孵蛋,接下来要就要解决“如何孵蛋”的问题,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大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要么说大象不可能孵蛋,要么说大象把鸟蛋从树上拿下来。

但看到短片里,大象做了两个支架支撑住树干,然后小心翼翼的爬进鸟窝时,都大笑,说根本不可能嘛……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在绘会中往往存在,比如绘本《月亮先生》: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月亮在天空中太孤单,抓住彗星的尾巴降落人间,本来想好好玩一下,没想到却被人抓起来关进牢房。但月亮却轻松的逃脱了,因为月亮有阴晴圆缺,同样月亮先生也会随着月亮的变化慢慢变瘦,瘦到可以穿过铁窗,逃过人类的控制,但人们却搞不清楚月亮先生是怎么逃走的。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好绘本如何好》一书中,讨论了一个概念,就是“荒谬与逻辑并存”。大象来孵蛋是荒谬的,但大象直接上树,吨位太大会把树压断,所以先在树下搭支架,又非常符合逻辑。

故事结尾,蛋破壳,出来一只小飞象,这是荒谬的,因为鸟蛋不可能孵出大象。

但这个鸟蛋是大象来孵的,倾入了辛苦、执着和爱心,孵出小飞象也合理,即有鸟的翅膀,又有象的身体,这是逻辑推算得出结果。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我想,优秀、经典的绘本,在想象与逻辑并存方面,一定是做的十分出彩的。

给小朋友讲故事这些年,有个现象特别让我有感触:学龄前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多彩,通俗 的说就是“脑洞很大”。

到了小学,想象力减弱,也可以说被应试教育“扼制”,更关注“现实逻辑”,“想象力”被他们看做是“不可能的、骗小孩子的”,真是可惜。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好绘本如何好》作者郝广才说,很多人写故事往往忽略了应该注意的细节和逻辑,为什么容易犯这种错呢?因为我们长期受的教育习惯,用语言思考的。语言思考很快,但会漏掉很多细节,但用图像思考,数据就很丰富了。

说回到《大象孵蛋》,如果大象直接爬到树上孵蛋,故事在情节上也是完整的,但漏掉重要的细节就会失去许多趣味。

天马如何行空?好绘本让想象与逻辑并存

比如我们描述摔跤,说“不小心跌倒了”,远不如说“踩到香蕉皮跌倒了”来得传神有趣,差别就在画面感,就是图像思考的数据。

想象力能让故事天马行空,但天马如何行空呢?

它有翅膀,还得有其它装备,就是想象力要现逻辑并存。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不但有着非凡的想象力,还有着科知识做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