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荟萃山,又名郐对山,凌云山,灰堆山,荟翠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禹州市、新密市交界处,海拔约1000米,山山顶有祖师爷庙。因与古郐国国都正对而得名,为古郐国、以及后来郑国、韩国的军事要地,有郑韩长城绵延至东百尖山约十公里,附近有历代修筑的古寨十余座。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具茨山系海拔5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787.8米。山峰有:荟萃山、寨山、函岭山、观北岭、青龙山、耧铧山、石牛山、老山坪等。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修德振兵,统一华夏的地方。同时由于在具茨山发现历史年代不明的大规模岩画、石质城堡遗址和东方巨石文化而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谭其骧同志考证:有熊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就在今禹州市北部大隗山以南、颍水以北、荟萃山以东、古城,郭连以西这大约7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号称是华夏民族之根,被誉为华夏第一都,原因就在于此(禹州的同胞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啊!)。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荟萃山传说

在中岳嵩山东约40公里处,有一座不大的山峰叫荟萃山,海拔790多米。站在山顶眺望四周,一座挨一座的小山包鳞次栉比,众星捧月般护卫在荟萃山的周围,使荟萃山如鹤立鸡群,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仔细看来,酷似一朵盛开的月季花。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荟萃山不叫荟萃山,而叫灰堆山。当时,灰堆山十分高大,与中岳嵩山不相上下。民间有顺口溜说:“嵩山高,嵩山高,比不上灰堆半截腰。”夸张地说灰堆山比嵩山还要高大。那时,两座山峰遥遥相对,各领风骚。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当年,玉皇大帝刚刚封罢嵩山,突然有一天,刮来一股旋风直冲灰堆山而去,顿时,飞沙走石,弥漫天际,只见那旋起的沙土石狂雨般倾泻在灰堆山顶,使灰堆山愈积愈高,很快比嵩山高出了许多。这时,玉皇大帝得到禀报,大惊,失急慌忙下了诏书,急令主管这里的山神速去镇压灰堆山。因为,嵩山是玉皇大帝封过的,金口玉言,谁要高过嵩山那还了得!当时,正在南顶山修炼的山神接到诏书,顿时慌了手脚,连鞋子也顾不上穿,赤手空拳,急忙赶到灰堆山附近。山神搭眼望去,只见狂风卷着沙石愈刮愈大,愈刮愈高,灰堆山的主峰直向蓝天刺去。山神无计可施,急得团团乱转。他想到诏令难违,更害怕玉皇大帝降罪于他,便心一横,只身跃上灰堆山顶,用力往下坐去。只听得“噗刺――轰隆”一声巨响,沙土石四溅开去,灰堆山被坐下去一大半,四溅的沙土石纷纷落向四周,霎时,一切归于平静。于是,一座座环绕着灰堆山的小山包便形成了。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灰堆山终于被镇压下去了,从此,它风姿难展,寂然无声,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多少年来,它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只好屈蹲在嵩山的脚下,成为它的隶属。

后来,为了纪念山神开山劈地的功绩,不知哪朝哪代人在灰堆山顶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堂,尊山神为祖师爷,并树碑立传,让后人岁岁庆贺,代代供奉。当年,因山神镇压灰堆山时是赤着脚板来的,害怕山神刺伤了仙脚,所以,山上便没有一棵蒺藜的生长。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再后来,不知哪位文人嫌灰堆山的名字土气,摇笔一改,灰堆山便成了荟萃山了。而在当地民间仍然称这座山为灰堆山。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与当地民间传说有出入,有古诗为证:荡魔天尊走北斗,郐对阻路凌云愁。三歇三瘫至绝顶,九思九想归途忧。仙足踏下三千丈,人间秀出二百丘。二百仙山朝何处,东西两尖冠冕旒。其中两尖指的是东西二百尖山,荡魔天尊指的是祖师爷。郐对山【今名荟萃山】、百尖山等是古郐国、郑国的军事屏障,山上古长城、古寨遗迹犹存,是古郐国、郑国以及后来的韩国拱卫京畿的名山。也是禹、密、登毗邻区域的一大胜景,是追思怀古的理想去处!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禹州、登封、新密三交界之荟萃山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