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沉默,ofo落泪,哈啰出行已完成40亿元融资

摩拜沉默,ofo落泪,哈啰出行已完成40亿元融资

在北京今年迄今为止最冷的一天——零下12度。哈罗单车传来已于9月份完成融资40亿元的消息,而它的同行则是另一番光景:摩拜忙着裁员,ofo正垂死挣扎。

根据界面今天的报道,在今年9月左右,哈啰出行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春华资本、蚂蚁金服联合领投,老股东继续跟投,春华资本的投资额超过蚂蚁金服,此轮融资额在40亿元人民币左右。对此,哈啰出行方面回应确认了这一消息,但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

有阿里和蚂蚁金服这两棵大树,“好乘凉”的哈啰在资本紧张的2018年中多次传出融资的消息。据公开报道,今年6月和7月,蚂蚁金服连续投资哈啰出行的E+和F轮融资,融资额分别为20亿美金、10亿美金。

但IT桔子的数据显示,哈啰出行2018年公开的融资只有两次,分别是于今年4月份完成的来自蚂蚁金服和复星集团的7亿美元融资,和6月份完成的来自蚂蚁金服的20亿元F轮融资。

哈啰的故事已经被讲过无数遍。摩拜和ofo在北上广深打得火热的时候,它选择默默布局三四线城市,避开沙场上的正面竞争,而后逆势起飞。

当然,哈啰起飞的翅膀,是阿里和蚂蚁金服给的。蚂蚁金服投资哈啰之后,不管是支付宝的入口,还是免押金的政策,都越来越多地体现着阿里的意志,哈啰已经变成了支付宝布局线下支付场景的一个无比好用的工具。

哈啰提前站队阿里,找了一个不错的栖身之所,而相比丰衣足食的哈啰,一旁的摩拜和ofo就显得惨了许多。

想要“跪着活下去”的戴威,没挡住为退押金而排起长队的1400万用户,也挡不住那则涉及执行标的超5360万元的法院通知单。虽然最后一根稻草还没有出现,但在公众心中,ofo已经死去。

摩拜因为抱紧了美团的大腿而境况略为可观,但还是没能避免创始团队出局、裁员传闻频出的结果。等到合并优化的阵痛结束,摩拜将彻底美团化。摩拜在这个风口上取得的胜利没能维持太久,陨落的亦是如此之快。

就这样,哈啰出其不意地站在了共享单车领域的聚光灯下。

一个曾经的万年老三,一跃超过老大老二成为NO.1,这不能说是讽刺,而是哈罗单车的布局很合理。

摩拜和OfO虽然第一步选择布局一线城市,但是一线城市竞争力太大,一个企业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生存,要么直接腾飞,但一旦出现错误的决定,破产清算或者被收购是必然结果。

哈罗单车选择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道路,先布局三四线城市,随后再向一二线城市蚕食。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总会出其不意给你一个大惊喜。

而哈罗,再次给我们上了一课!

互联网经济三四线城市空白依旧很大,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住机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