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正之德,正名為先”,正德皇帝名不副實只因德不正

提到正這個字,大家能立刻想到的大概是正氣、正義、正派、正心這些詞。不錯,這些都是正之德的重要內容,然而,有一點人們常常忽略,那就是正名。

古代有一個名詞叫名教。像儒教和禮教一樣,它的意義不是教派,而是一種儒家的思想道德體系。本是名號和教化的意思,後來演化為治國觀念和道德守則。西漢大儒董仲舒提出"審察名號,教化萬民",目光獨到且長遠、腦子好使且開闊的漢武帝欣然接受了這個儒家觀點,快速地將之推廣到全國,並規定為具有國策地位的治國理念,世代相襲,對大漢朝的長治久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漢朝以孝治天下,每個皇帝的諡號都有一個孝字,即是漢行名教的表現之一。它的主要內容,是我們熟知的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名教的指導思想,是兩個字:正名。

韓老師:“正之德,正名為先”,正德皇帝名不副實只因德不正

什麼叫正名?一則名實相符,名副其實,二則嚴守名號,不得有誤。但在漢朝及其後重視儒家的朝廷卻把正名玩偏了,只重嚴守名號,不重名實相符。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這句話,漢朝給出的解釋是,君王就是君王,臣僕就是臣僕,父親就是父親,兒子就是兒子,後者對前者不得有任何不滿和反對,然而,先秦儒家的本義卻是,君王就要有個君王的樣子,臣僕就要有個臣僕的樣子,父親就要有個父親的樣子,兒子就要有個兒子的樣子,君與臣、父與子都要履行彼此的天賦之責。所以,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說,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後世對正名之道的斷章取義,漸漸形成了極為森嚴的等級制度,極度地扭曲了人性,故而,魯迅先生才在小說裡痛斥吃人的禮教。禮教的嚴守貞操和名教的嚴守名號差不多是一個概念。

禮教也好,名教也罷,都是封建專制的產物,現在自然要摒棄,但是,先秦儒家的正名思想在今天依舊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我們的工作。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名正言順,是儒家的理想,也是我們職業生命中應該有的追求。簡而言之,真正的正名,就是享有怎樣的地位和權益,就要踐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例如,你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就要胸懷企業,既要做好分內的工作,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去面對企業的各種困難,憂公司之憂,必要之時,挺身而出,此謂當仁不讓。

韓老師:“正之德,正名為先”,正德皇帝名不副實只因德不正

明朝中葉有一個皇帝年號正德,人稱正德皇帝。雖名正德,卻相當沒有正之德,有皇帝的架子,卻沒有皇帝的樣子,享盡皇帝的權利,卻未擔皇帝的職責。說來很有趣,他突然對軍事起了興趣,就封自己為大將軍,據說,還刻了個大印:大將軍朱壽印。他未經大臣同意,私出京城,跑到邊區去指揮打仗。雖說表現出了一定的軍事才能,將如狼似虎的敵軍抵禦在了國門之外,但終究是冒險,終究是胡鬧。因為事關社稷安危,皇帝是不能率性而為的。後來更有意思,江西的寧王造反,他興沖沖地帶著大隊人馬從北京一路擾民南下,所到之處,雞飛狗跳。可是,剛到南京,就傳來消息:王陽明同志抓住了寧王朱宸濠,平定了叛亂。這本是喜訊,但在正德皇帝這裡卻成了噩耗。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居然下令把朱宸濠放回鄱陽湖,要親自和叛賊打一仗。幸好大臣們好說歹說把他給攔住了,可是御駕親征的癮還是要過一把的。於是,大臣們就安排他在非常嚴密的安保條件下和朱宸濠單挑,手到擒來,方才作罷。

韓老師:“正之德,正名為先”,正德皇帝名不副實只因德不正

正德是一個名不副實的皇帝,並非因為他如同可憐的漢獻帝那樣被架空、被操縱,而是因為他集大權於一身卻不務正業,典型的身在職中不履職、身在福中不惜福。也許是連上天都覺得這個天子太不安分了,早早地就把他召回了天庭。寧王之亂後,正德在迴鑾的路上溺水,不久即離開人世,享年二十八歲。歷史上類似正德、甚至比他還不稱職的皇帝可謂多如牛毛,而不把工作當回事的大臣更是數不勝數,居其名而不任其責,弄其權而不行其道。毫無疑問,尸位素餐,是人生的悲哀。在工作中,名實不符,領導不像領導,員工不像員工,如何能把一個企業一個機構發展壯大,又如何能讓職業生命光榮綻放呢?名不能正,談何正心誠意、修齊平治?所以,正之德,正名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