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制動性是汽車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行駛中的汽車能夠人為強制地降低其行駛速度,直至降到零(即停車),下長坡又能控制汽車在一定速度下行駛的性能,稱為汽車的制動性。

汽車的制動性,是汽車安全行駛的重要保證。所以,汽車的制動性是汽車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汽車的制動性主要由三方面來評價:制動效能、制動效能的恆定性和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1.制動效能

汽車的制動效能是指汽車迅速減速直至停車的能力。制動效能可用制動距離,制動減速度,制動力及制動時間來評定。其中制動距離是確保行車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標。

汽車的制動性是汽車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機動車制動檢驗規範》中規定:制動距離為踏著制動踏板起到車輛停住所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的長短,取決於汽車制動系的反應時間,即駕駛員踏著制動踏板起到制動器開始起作用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制動力(或制動減速度)增長時間,即制動力(或制動減速度)從零增長到最大值這段時間;以及持續制動時間,即以最大制動力(或制動減速度)制動的一段時間。持續制動時間主要決定於制動前的車速和車輪與路面間的附著力。在實際制動過程中,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即從駕駛員接受到應進行制動的信號開始到駕駛員腳接觸到制動踏板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將影響預見性制動距離的長短,它決定於駕駛員的年齡、工齡、技術熟練程度、習慣和反應靈敏度,一般為0.6~0.8秒,快的為0.3秒,慢的到1.0秒。

汽車的制動性是汽車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制動系的反應時間和制動力增長時間總稱為制動系統的協調時間。它一方面決定於駕駛員踏制動踏板的速度,另一方面還受到制動器結構形式的影響,一般在0.2~0.9秒之間。《機動車制動檢驗規範》要求:液壓制動系統協調時間不得大於0.3秒,氣壓制動系統0.5秒。汽車拖帶掛車或半掛車,協調時間不得大於單車最大允許值再加0.2秒,大型汽車不得大於0.6秒。液壓制動系統比氣壓制動系統協調時間短。

解除制動時間,是指從鬆開制動踏板的瞬間開始到制動完全解除所經歷的時間。對制動距離沒有影響,但解除過慢會影響隨後的加速過程。

在平坦、乾燥、清潔的良好路面上,車速為30千米/小時時,輕型貨車最大制動距離7米以下,中型貨車不大於8米,重型汽車不大於12米,轎車在6米以下。

2.制動效能的恆定性

制動效能的恆定性主要是指制動器的抗熱衰退性。

汽車在下長坡時制動器要較長時間地、連續地作強度較大的制動,制動器溫度常在300℃以上,有時甚至高達600~700℃,高速制動時制動器溫度也會很快上升。制動器溫度上升後,其摩擦力矩顯著下降,制動效果相應降低,這種現象稱為制動器的熱衰退。熱衰退是目前制動器不可避免的現象,只是有程度的差別。

汽車的制動性是汽車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3.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汽車在制動過程中,按汽車駕駛員給定方向行駛的能力稱為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制動時出現制動跑偏、後軸側滑或前輪失去轉向能力,會使汽車失去控制而離開原來的行駛方向。

制動跑偏是制動時汽車自動向左或向右偏駛而脫離原來行駛方向的現象。制動側滑是指汽車制動時某一軸的車輪或兩軸的車輪發生橫向滑動的現象。一般出現後軸側滑。

制動跑偏與側滑是有聯繫的。嚴重的跑偏常引起後軸的側滑。易於發生側滑的汽車也有著加劇跑偏的傾向。跑偏和側滑,特別是後軸側滑,都會部分或完全地使汽車失去控制而偏離給定的方向,甚至發生闖入對方車輛行駛車道,滑下山坡等危險情況,是造成嚴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