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 自摸琴弦始一年有余,虽才疏学浅,寡见鲜闻,却窥得些许门道。然不才,不及大智慧,望献之,乃与吾辈共励之!

  • 像我们熟悉的指弹大师:曹思义、岸部、押尾桑、GIN等,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为琴友所翻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构曲精妙。每一节、每一拍,每一个音符都用得恰到好处,不显累赘。
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押尾光太郎

  • 而在一些曲段中,创作者会融入一些”插入音“(先可以这么理解,可能叫法不准确,姑且先这么说)。如果把这些”插入音“抛去不弹,只弹剩下的,对整首曲子的效果影响不大,旋律没多大改变,但是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在里面,或是伴奏,或是情感?当然,作谱者创作每一个音符都有其道理可言,只有将谱子中每一个音符一个不落弹奏下来,方能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渲染效果。
  • 先举个栗子:

中国指弹大家曹思义的一首《如烟长廊》中,开篇的第一处延音符,也就是第9曲段,这一部分"插入音"如果不弹虽不影响旋律,却烘托不出作者想表达那种往事如过往云烟的效果,

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 再如GIN的《愿樱》第11小节,省去滑音后面这些音符,直接跳到后面的大横按并”无伤大雅“。但是这些音符在全曲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阕那种幽怨凄清的情感,开启下阕作者想表达的希望樱花能带领自己走出梦幻,重回现实的心迹)。如果”腰斩“掉这些”插图音“,即使配上混响,手法再高超,也达不到原曲的效果。
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 最后一个,岸部真明的《Dandelion》。重复两次的前奏到高潮部分之间的这些音符同样作为连接上下文的作用,不可或缺。
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 在我看来,如果把一首完整的曲子比作一棵大树,而这些”插入音“就相当于盘枝错节的叶子和树枝。有了这些点缀,才可谓真正的树。
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 经常看美剧的朋友,会注意老外说话时会频繁使用一些插入语。像”you know"、"personally"、"that is to say"、“by the way"......这些词的运用也让对话变得更加地道和连贯。
烘云托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可有可无”的插入音

  • 当我们在现场聆听演奏的时候,在音响和混响的干扰下,可能听不到具体的这些音符。但他们已经融入到曲子的灵魂深处,饱满而深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