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不是么?在最初的那会儿,大家大概早就已料到交车之后就会是蔚来的IPO。

然而,即便蔚来的IPO是所有人意料之内会发生的事情,但是今天新车企的形势,却不是当初预料得到的——政府补贴退坡,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不再歌舞升平的大环境下,新车企现金流的“定时炸弹”或将提前爆炸。

我向来不喜欢写重复的内容浪费大家的时间,这次依然聊一些没说过的东西。回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说说蔚来,再抛砖引玉,试着与大家聊聊新车企的形势。

先谈谈蔚来

这一家企业,从技术到车型到商业模式,方方面面都在模仿特斯拉的同时,竭力做出了想象力范围内的创新——此处没有贬低的意思,蔚来的确很努力,也做出了成绩,在新造车势力中一马当先,声势夺人。至于为什么模仿特斯拉,我在上一篇文章(为什么新生的汽车厂商都选择纯电动作为汽车动力源?)中掰扯过几句——

特斯拉是最好的榜样,尽管难以复制。特斯拉所打造的作为新物种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值得模仿的。汽车巨头们现有的和未来的新产品,无不带着或将带着原本的基因印记。这一差别,仍会为特斯拉和模仿者们带来一线生机。而现在看来,新势力中在做这一件事的,无疑是紧随特斯拉的蔚来。如果有兴趣的知友,无妨下载蔚来的APP了解一下蔚来建立的社区。蔚来可以说是唯一真正的建立起了忠实粉丝群体,建立起了自己初步的新生物印象。君不见,宾利车主一样会购置一辆ES8认真体验并给予高度评价,除了爱车之心,这类车主对新物种的欣赏之情,想来不少。

蔚来模仿特斯拉是符合商业逻辑的,也是符合“商业直觉”的——因为从结果看,过往案例中只有特斯拉是成功的——大浪淘沙之后,若干美国电动车企业中,特斯拉活了下来,成功上市,甚至在全球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势力。未来难以预测,但是回望过去,成功的结果,让特斯拉和马斯克之前的每一个决策都可以得到相对正面的评价和解读,即便不一定都适合效仿(比如再造一个马斯克式的领袖形象就是天大的难事),但是在产品、品牌、渠道上紧跟特斯拉,对蔚来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模仿特斯拉,也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是品牌形象,作为本土企业,生于斯长于斯的蔚来汽车,没有特斯拉的光环,如果一着不慎步子太大,就会是第二个观致。于是我们看到远在国外的EP9超跑团队烧掉大笔研发经费,建立起蔚来汽车的先进技术形象;又有开在上海中心、西湖畔精心设计的门店,为蔚来的品牌在终端定下高端格调。在蔚来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可以看到无比高昂的研发费用与营业成本。(如图2,参考:J小姐:蔚来汽车提交的 IPO 招股书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树立品牌标杆的赛车EP9,图片来源:蔚来官网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考虑到蔚来4月才开始交车,营收额相对较低是正常现象,但费用之高仍令人咋舌。图片自制。

二是粉丝群体,特斯拉坚定的拥趸中,很大一部分是马斯克的粉丝,而全世界再无第二家汽车企业能用相似的方式网罗拥护者,更不要说新生的蔚来汽车。于是蔚来汽车非常用心地维护运营他们的粉丝社群和潜在用户,用小礼物(比如各式蔚来周边产品)和大事件(发布会重金邀请车主参加)来回馈关注支持蔚来的人。我认为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做得非常棒的。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来自一名NIO粉丝的蔚来APP截图,从线上到线下,可以看到蔚来的社区经营之用心细致

而蔚来确实是网罗了足够多的人才,他们做到了很多自主品牌未有人做到的事。虽然我一直吐槽蔚来的创新缺乏想象力,无论是换电、租赁方案、汽油充电宝、ES8外形都不能让人惊喜,而企业包装又过于的奢华油腻,不像造车,反而更像背后几位老板联手打造的“汽车主题高端金融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蔚来品牌的塑造是成功的,大笔资金烧掉之后,获得的关注和认可也是在新势力中独一档次的存在。

写到这里,花了很多篇幅来“夸奖”蔚来,是因为蔚来借力资本和人才已经实现了的成绩。但蔚来更需要的,是可预期的前景,以及能支撑这一前景的足量的资金。也正是“资金”二字,让今天新车企的形势看起来更为急迫。在蔚来提交IPO的第二天,小鹏汽车四周年高调宣布下一步在2019年年底要融资300亿。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小鹏汽车品牌日,总裁顾宏地表示将融资300亿

为什么都需要钱,因为需要屯粮过冬。也就是 @王洪浩 老师说的“抽走筹码,打击竞争对手,给续命保护自己”

而冬天已经来了……

新车企的新形势

一,乘用车需求市场放缓,这不是新车企独有的问题。

从来自乘联会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18年上半年数月来乘用车消费增速持续走低。这里面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楼市的影响,多重因素反应到终端是汽车消费的下降(参考:崔东树:18年7月汽车增消费增-2%、新能源车产8万增18%)。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2018年上半年车市逐步走弱。数据来源:乘联会崔东树老师

而即使是中国市场炙手可热的SUV也在面临需求下降的问题:2018年7月乘用车各细分市场全线下跌,SUV和MPV销量同比跌幅分别为-8%与-22%,尤甚于轿车(同比跌幅-1.3%)。SUV有的问题,电动SUV自然也有,不论是ES8、小鹏G3、威马EX5,还是荣威Marvel X,各式电动SUV从高端到低端,都面临着相同的负面因素。

二,利好是乘用车市场虽然走低,但新能源的细分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然而这个市场里,竞争日益激烈。

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产量和消费仍持续走高,庞大的存量市场是新车企故事的来源,也是希望所在。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新车企的增长,在车卖出去之前,一切都还是纸面的故事。要知道新能源销量的明星,截至目前还不是新车企中的任何一家。以2018年7月为例,排名前列的分布是江淮、比亚迪、荣威、北汽新能源、华泰和奇瑞。

蔚来IPO:时势老矣,尚能饭否?|特约评论

2018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图片自制

当然,我们的新造车企业们还刚刚起步。但来自竞争对手的出击——大众、宝马、上汽、吉利,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持续发布,将极大挤压新车企的生存空间和时间。在上一篇回答中,关于这一点已经讨论过了,不再多说。知友们可以移步上一个回答讨论:为什么新生的汽车厂商都选择纯电动作为汽车动力源? www.zhihu.com

三,政策补贴退坡,将让新能源竞争更加残酷,新车企资金压力更大。

时间已经走到了2018年年中,不仅竞争对手动作加快,新能源政策也在催促产业集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汽车作为工业品的同时,也是消费品。从1万的年产量到100万的年产量,是通过国家补贴可以实现的,但之后从100万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前景下,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获得市场的认可。

因此我们看到双积分政策,实际是让获得利润的传统车企把利润拿出来去补贴新能源车企。这一政策下,卖得出去车、能够赢得市场认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方能站得住脚,这一点无论你是新车企还是传统企业皆是一样,“市场”二字才是关键。政府在今天也绝不会用财政去堆出一个不受市场认可的明星车企。而与此同时,随着产量逐渐上升,处处要用钱的国家财政会通过补贴退坡(现在看来也许会比预想中更快),促进产业的健康生长

,要知道现行政策下,2020年就没有补贴了。

国家不再烧钱,部分企业的定时炸弹说炸就炸——过去的一年里,一些编织骗局的企业已经破产大吉;还有一些用力过猛的企业势如累卵。同样的压力,是所有企业都将要面临的。家大业大者埋怨完继续干活,毕竟车还能卖得出去,新车企呢?……

补贴少了,总得有人来买单,如果大环境持续走低,消费者仍不愿意花钱,新车企造车的深坑拿什么填?换言之,在大环境走低的前提下,之后两年乃至更久,都要靠车企自己的资金给自己续命了。因此我们看到能烧钱的蔚来和不差钱的小鹏,“急急忙忙”地就张罗着上市和数百亿的融资,原因就在于——谁先拿到钱,谁就多了一口气。

所以不仅是生产与交付,IPO与融资一样是在与时间赛跑。

回答写到这里,差不多该结束了。仅是一家之言,与诸位作探讨。

但是我还想多闲聊一句题外话——

头部新车企能活下来几家呢?

去年直到今年年初,大部分人都是乐观的,很多声音认为——

至少蔚来小鹏威马拜腾等等响亮名头中,能活下来两三家问题不大。

而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悲观的论调是愈发上扬的,现在很多人的想法已是例如——

至少蔚来的品牌、小鹏的智能驾驶技术,还是有些价值的。

虽然观点日趋悲观,但汽车行业朋友们,不论在新车企的还是传统车企,吐槽归吐槽,但大部分人其实都不希望新车企们全部死掉。这已成百亿、千亿级别的新车企规模,如果像共享单车一样落得满地鸡毛,不仅对尚在风口的智能驾驶/出行等领域会造成打击,对整个汽车行业也会有不小的负面影响,这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事情。

所以,假如问我这个知乎网友:“个人情感上如何看待蔚来的IPO”?我祝愿蔚来汽车把车做好,上市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