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2018年睡眠障碍相关重要进展(下)

陆林:2018年睡眠障碍相关重要进展(下)

陆林:2018年睡眠障碍相关重要进展(下)

陆林

撰写 | 李卉 师乐 陆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目前,关于失眠等常见睡眠障碍已经有了较多研究,其他的睡眠障碍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策略的研究意义也逐渐凸显。

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患病率较高但易被临床医生忽略的一种睡眠障碍,尤其在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中患病率较高且更容易导致不良结局,但目前尚无全球范围内孕期不宁腿综合征患病率的报告。陆林教授课题组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发现,全球范围内孕期不宁腿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1%,在不同地区孕期不宁腿综合征的患病率不一致,欧洲地区为23%、西太平洋地区为11%、东地中海地区为30%、美洲地区为23%。此外,孕期不宁腿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孕期增加而增加,孕早期为7%、孕中期为15%、孕晚期为23%,该研究为我们了解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妊娠阶段孕期不宁腿综合征的患病率提供了全面且直观的数据,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疾病防治。

发作性睡病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斯坦福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团队合作开展了利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提高发作性睡病诊断效率的研究。此研究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约3000例多导睡眠监测数据进行了睡眠分期的自动化识别,结果显示,此算法具有良好的分期正确率,且优于人工识别。此外,深度学习模型对1型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达到了96%的特异性和91%的敏感性,并且在多个独立的数据集中得到了验证。此前,睡眠障碍的诊断主要依赖专业技师对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人工识别,存在时间成本高、主观性强、一致性低的问题。此种机器学习的分析模式不仅提升了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效率,也为其他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开拓了思路。

特殊人群的睡眠问题也是目前睡眠障碍领域的研究热点。近期,有一项研究探讨了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失眠的药物治疗,研究纳入了125例存在睡眠问题的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褪黑素缓释剂(2~5 mg)与安慰剂治疗组,经过13周后睡眠评估表明, 服用褪黑素缓释剂的患儿夜间睡眠时间增长、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问题减少,结果反映出褪黑素缓释剂对于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睡眠障碍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教授团队的一项荟萃分析系统探索了睡眠障碍与痴呆之间的关系,指出睡眠障碍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痴呆发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失眠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对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无显著影响,而睡眠呼吸障碍可同时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提示正常的睡眠有利于脑保护,可降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风险。近期的一项研究为睡眠不良诱导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提供了生物学的证据支持。随着我国的老龄化不断加剧,相关脑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睡眠领域研究为相关政策制定及临床干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除了认知功能障碍外,睡眠障碍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也逐渐明确。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A)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多项研究表明,OSA与多种躯体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哈佛医学院团队通过3个队列研究数据库分析了OSA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表明,OSA与糖尿病存在着双向关联,在临床中应该注意两者的联系,选取更好的预防策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向东教授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了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潜在关系,明确了睡眠障碍伴客观短睡导致的不良影响,提示将来的患者需要整体治疗,应联合不同科室,共同促进身心健康。

儿童青少年的睡眠问题也与其他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美国的一项纵向研究指出,青少年中,失眠在焦虑与伴随抑郁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睡眠时间在这中间无显著作用,此结果提示,焦虑可能通过失眠来升高后期伴随的抑郁的风险。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则揭示出在青少年中,不充足的睡眠与冒险行为风险升高相关,包括饮酒、吸烟、暴力行为、交通工具冒险、性相关冒险等,此研究强调了睡眠在青少年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策略。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睡眠障碍与躯体疾病、认知功能、情绪问题甚至社交功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息息相关,其中睡眠-觉醒状态的平衡对于脑的高效信息处理、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脑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睡眠生理及睡眠障碍等问题的研究对于未来的医学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还在探索的路上,临床工作者及相关研究者正在睡眠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继续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期待未来出现更加精准的诊断工具、更加快速有效的药物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治疗方式。

陆林:2018年睡眠障碍相关重要进展(下)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0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