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2018年新能源汽車得益於政策助推,呈逆勢增長態勢。據全國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全年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達105.3萬輛,同比增長82%。不難看出,作為未來汽車發展趨勢,中國車市已進入一個“大換血”時期。在“新四化”背景下,無數造車新勢力也隨著這股“新能源潮”,紛紛加入這片藍海。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馬拉車市發現,在日常通勤道路中,能看到街面上行駛的純電動汽車並不多,這或許與成都本就還未施行限牌限購有關。那這麼龐大的銷售數據,車輛都銷往了哪裡?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對牌照的渴望

催生銷量增長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而處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為了能出行更加方便,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了新能源汽車,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機動車號牌搖號比例達到843:1。在牌照的“刺激”下,一線城市終端用戶有著非常大的需求,佔大部分的銷量比例,畢竟不用去小概率搖號。

企業定向銷售

租賃公司佔一部分比例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隨著共享出行大勢興起,對純電動汽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催生汽車共享經濟的動因,從大的方面考量,受能源危機、環境汙染等政策限制,無形中都成為了共享經濟模式的推動力,使得共享租賃電動車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在純電動汽車銷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在消費者中,純電動汽車並沒有得到廣泛而統一的認知和認可,促成消費者購車的最主要原因,仍為財政補貼和不限牌的雙重政策助推。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的瞭解,大多來源於企業對產品的美化推廣,而純電動汽車保值率低、三電安全問題突出、召回比例高等問題,成為行業高速發展背後虛火上升的有力證明。

買易賣難

二手市場慘淡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純電動汽車的使用壽命一般以36個月為標準,截止到目前,首批新能源車也進入了置換期。然而,部分消費者卻發現,如今備受追捧的純電動汽車一旦成了二手車,便像落架鳳凰,難以再找到下家。數據顯示,三年車齡的純電動二手車保值率僅為47.5%。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隨著首批新能源車即將進入置換期,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進入二手市場。由於殘值評估標準不完善、流通渠道缺乏等諸多因素,使得純電動汽車二手市場的發展被制約。

三電安全問題突出

里程焦慮 充電焦慮很難突破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純電動車續航能力有限,充電不便的問題眾所周知。純電動汽車不比燃油車,幾分鐘便能加滿一箱油。而純電動汽車則不然,眾車企宣稱的半小時充電80%,更多的取了中間值,半小時充電30%-80%而不是空電狀態下至80%。相比燃油車的3分鐘加滿一箱油來看,半個小時確實增加了消費者更多碎片時間。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對於續航里程,車企在營銷時宣稱耐高溫效果穩定,卻避開低溫狀態下虧電嚴重問題不談。當氣溫從25℃下降到-20℃,汽車動力電池所能釋放的電量會降低30%,充電時間也會相應增加。另一方面,純電動車沒有引擎,寒冷的冬天就沒有了熱量來源,那座艙的取暖怎麼辦?冬季車窗結霜起霧怎麼辦?所以純電動車必須取暖,而開空調成為冬季電能消耗的另一大原因。在南方城市還過得去,但北方城市就很不樂觀,大打折扣的續航里程,使得“續航焦慮”或轉變為“續航恐懼”。

快速發展背後 質量難把控

投訴不斷 召回不斷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包括比亞迪(騰勢)、力帆、眾泰(雲100、雲100S)、華晨寶馬(530Le)、進口特斯拉Model S、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七大車企召回了新能源車輛(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2018年全年共召回新能源車輛13.57萬輛,約佔到全年汽車召回總量的1%。


諸多待解決問題,新能源汽車如何“破局”?



其中,北汽新能源累計召回69358輛;眾泰汽車召回31338輛;比亞迪(騰勢)召回10064輛;特斯拉召回8905輛;力帆汽車召回6431輛;江淮汽車召回4248輛; 華晨寶馬召回2001輛;特斯拉Model S系列汽車共8905輛,而大部分召回原因與故障導致安全隱患有關。

馬曰:

新能源汽車的確是未來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但就目前來說,我國新能源汽車還處於技術的摸索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穩定性、實用性都無法確定。而且售價過高,充電樁較少,充電時間較長,長途用車不便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得不到解決,加之安全性不穩定,都是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問題。

當新能源汽車的刺激政策全部退去後,消費者才能理性的看待新能源汽車。未來續航里程、充電時間長、安全問題得到一一解決,相信新能源汽車必然能夠被消費者所選擇,而在短時間內,新能源汽車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對於新能源汽車發展,你又如何看待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