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從軍是事業還是就業?部隊是平臺還是跳板?

空戰是飛行員的事,其他官兵與備戰打仗的關係有多大?

和平發展是主流,我們該怎樣準備明天的戰爭?

……

聚力深入糾治和平積弊,不能有半點模糊認識,必須深入官兵思想、直擊官兵心靈。日前,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以“好男兒上戰場”為主題舉辦的一場演講比賽,通過分享故事、以小見大的方式,拉直了官兵心中的問號,激發練兵備戰動力,贏得一致好評。

好男兒上戰場,為的是扛起如山重千鈞的使命

“向前進,向前進……”伴隨著雄壯激昂的《中國軍魂》,警衛連上等兵陳寧第一個出場。在警衛刺殺操的陣陣喊殺聲中,陳寧向全體觀眾分享了楊靖宇將軍的故事: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日軍殘忍地將其肚子剖開,卻發現除了樹皮、棉穗,竟然沒有一粒糧食。是什麼支撐著楊靖宇將軍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仍然與日軍奮戰?是什麼讓楊靖宇將軍練就了世人驚歎不已的鋼鐵血性?是那軍人就要上戰場、軍人生來為打贏的使命!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上等兵陳寧的《敢打必勝礪血性,逢敵亮劍爭尖兵》。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舊中國軍隊戰力低下,一拳打不開,因此成為國破家亡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在戰場上打出國威軍威,因此成為民族復興的堅強柱石。陳寧的演講,勾勒出一個清晰的價值觀:好男兒上戰場,是使命所在、是責任所繫、是時代所需、是人民所盼。

“不起眼的石子是我們的敵人,突如其來的雪情是我們的敵人,機場上空的飛鳥是我們的敵人,破損的道面更是我們的敵人……”場務連排長婁為鋮的演講,把觀眾的思緒帶到了特殊的戰場上。在場務官兵眼裡,長長的跑道是戰場,高高的天空是戰場,機場內到處都是戰場!剛剛在驕陽似火、地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中揀完跑道,又要在臺風過境、地面一片狼藉的條件下排水清淤。剛畢業沒多久的婁為鋮,逐漸從這火一半水一半、熱一半冷一半的生活中感悟出使命的重量。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婁為鋮的《我們場務人不一樣》。

導彈中隊中士陳歡對使命之重感受的更為直觀。他所在的群體與空空導彈日夜為伴,這些重達數百斤的大傢伙,陳歡和他的戰友們每次訓練前都要把它們掛在戰機上,訓練結束後再將它們摘下。長年累月舉重般的工作狀態,讓陳歡和戰友們患上了腰間盤突出,但他們都毫無怨言。導彈雖重,使命更重!為戰機掛上一顆性能良好的導彈,就是為空中格鬥的飛行員配上一把好劍。備戰我出一份力,打贏有我一份功。

好男兒上戰場,為的是消除如芒在後背的憂患

歷史煙雲中,多少曾經寒光閃閃的刀劍,和平年代長滿斑斑鏽跡;多少曾經身手矯健的軍隊,太平歲月變得步履蹣跚。機務二中隊機械師嶽廣序的演講,將關注點放在了八旗兵戰力斷崖式下跌的現象上。從戰無不勝到連戰場都上不去,八旗子弟因驕奢淫逸喪失戰鬥力,因軟玉溫香變得嬌弱不堪,在醉享太平中耗盡銳氣虎氣。從嶽廣序的演講中可以聽出一個道理:思想的鏽蝕比刀劍的鏽蝕更可怕。我軍的光榮戰史只屬於過去,過去打得贏不代表現在能打贏,好男兒上戰場,就是為了戰爭來臨能打贏。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陳歡的《戰地黃花分外香》。

“只有戰場上的廝殺才能最雄辯地證明軍人存在的價值,只有戰場上的怒吼才能最刻骨的展現軍人的雄風。”修理廠機械師董宏在講出這句話前,做了詳細的鋪墊敘述。他從軍人普遍不喜歡穿軍裝外出講起,談到一些別有用心的社會輿論對軍人形象的抹黑,說起普通百姓因不瞭解而對軍人的誤解,並通過戰爭年代人民群眾不顧一切支持軍隊的事例反向佐證,得出“軍人彰顯價值的地方在戰場”結論。好男兒上戰場,因為那才是你向妻子、兒女、父母證明價值的地方!

“刺激戰場”是真正的戰場嗎?機務三中隊機械師劉璐的演講開門見山,提出了一個讓年輕官兵眼前一亮的問題。像,但不是!說“刺激戰場”神似真正戰場,並不僅僅侷限於其中的戰爭遊戲元素。“黑暗森林”般的遊戲環境,就是我們當代軍人面對的備戰環境,不抓緊提高打贏本領,戰場上會成為敵人的活靶子。好男兒上戰場,為的就是打敗一切來犯之敵後,理直氣壯地喊出那句“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嶽廣序《以史為鑑 革弊強軍》。

好男兒上戰場,為的是擔當如水永不息的傳承

紅色基因該怎樣傳承?祖輩幾代人義無反顧從軍的醫院衛生員張琳藝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時代樣本:她的外祖父在戰爭年代穿上軍裝、扛起鋼槍保家衛國;她的父親在和平建設年代投身強軍事業,多次出國執行任務。本可以享受“歲月靜好”的張琳藝,偏偏選擇了負重前行,考上大學後毅然參軍入伍,來到了父親所在的部隊,和他並肩作戰。

戰場上沒有前方後方之別,也沒有男女之分,只有必須執行的命令和必須完成的任務。巾幗不讓鬚眉,張琳藝和她的戰友們苦練衛勤本領,在上級組織的某比武考核中,她們匍匐前進、救治傷員、嬌小的身軀抬起遠超自重的擔架,最終取得總成績第一名的佳績。紅色基因並不是生來擁有,也不會自然生長,而是靠要上戰場的信念、能上戰場的本領和敢上戰場的血性來傳承。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董宏的《軍人,就要上戰場》。

機務一中隊特設師劉連成演講前,播放了一位四級軍士長與其父親的電話錄音,錄音中,這個軍齡16年的老兵雖有對家庭的愧疚,更多的卻是對強軍事業的執著與堅毅。這個老兵就是劉連成的哥哥劉連航。劉連成與劉連航的父親是一名參加過邊境作戰的老兵,每年清明節,父親都會穿上一年只穿一次的老軍裝,帶著他倆為犧牲的戰友掃墓。英雄無聲,行勝於言,年幼的兩兄弟內心深處早已種下了參軍報國的種子。

曾夢想像父親一樣當偵察兵的劉連航入伍後被分配到了航空兵部隊,當了一名機務兵。每天面對解刀扳手的劉連航曾一度十分迷茫,直到飛行員駕駛著他親手保障的飛機在某競賽中奪魁後,才轉變思想。如今,劉連航常常給劉連成打氣:“機場也是戰場,解刀扳手也是武器裝備。好男兒就是打仗思想槓槓滴、業務技術槓槓滴、軍事素質槓槓滴的合格機務兵!”

8名選手的演講既激情澎湃,也深入人心,現場時而真情湧動,時而氣氛熱烈。官兵紛紛表示,受到了教育、找準了方向、收穫了力量。最終,張琳藝榮獲演講比賽一等獎,婁為鋮、劉連成獲得二等獎,劉璐、陳歡、董宏、陳寧、嶽廣序獲得三等獎。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劉璐的《從刺激戰場到戰場》。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張琳藝的《我不是戰神》。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劉連成的《戰士生來上戰場》。

請暫時忘記劉強東!咱來關注這些鐵血好男兒!

官兵深受感染。(本文源自中國空軍網,特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