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斯公司颁布奶粉“限购令”,背后的责任应该谁来担?

5月16日,澳大利亚最大连锁超市之一科尔斯公司(Coles)宣布,该连锁超市一些门店正将婴幼儿配方奶粉撤柜并开始进行限购。另一家超市伍尔沃斯则表示,虽然他们目前没有将奶粉撤柜的计划,但是同样限制购买量,每位顾客只能购买两罐奶粉。

科尔斯公司颁布奶粉“限购令”,背后的责任应该谁来担?

科尔斯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科尔斯致力于确保满足那些真正需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人的需要。为了确保顾客都能够买到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一些商店里,我们把婴儿配方奶粉放在服务台后面或者使用特制的电子物品监控盖,这种盖子只有在登记之后才能被取下。”据报道,这家超市巨头限制每位顾客只能购买两罐奶粉,同时他们也在与供应商进行合作以提高供货能力。

另一家超市伍尔沃斯则表示,虽然他们目前没有将奶粉撤柜的计划,但是同样限制购买量,每位顾客只能购买两罐奶粉。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场景有些似曾相识?“中国代购韩国免税店疯狂扫货”、“中国人疯抢日本马桶盖”拿回家发现上面郝然写着“Made in China”,在网友的调侃和戏谑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实?

科尔斯公司颁布奶粉“限购令”,背后的责任应该谁来担?

限购令发布后,无数网友、中外媒体声讨代购素质低、抬高奶粉价格。我想说的是,在抨击这些为了生计去超市“蹲点”抢奶粉的人的时候,请你也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用的、吃的有多少是通过他们代购来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能抨击,而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抨击的不是这些靠辛苦赚钱的代购,而是要抨击那些看到澳洲奶粉巨大市场需求便乘机而入的不法商人,他们大量收购奶粉罐后外包给黑心作坊,“生产”澳洲奶粉再卖给消费者。正是他们,搞坏了代购的名声,甚至把中国“假货”的标签打到国外去。更进一步来说,消费者“只买贵的”这种心理难道不是被这些黑心商人“吓”出来的吗?

科尔斯公司颁布奶粉“限购令”,背后的责任应该谁来担?

劝说黑心商家停手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让他人“改邪归正”上,不如自己多花时间研究怎样买到正规渠道的商品。

尤其是选择进口奶粉,物流可追溯、质检报告齐全、值得信任的进口企业是每一罐好奶粉的标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