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真偽的巧識別

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真偽的巧識別

一、將公司關聯交易進行非關聯化交易以躲避暫行規定的限制,進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經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關聯方出讓公司股權或者中止受讓相關股份將自身股權持有比例降到 20% 以下,這樣就可以從名義上將關聯方關係解除掉,從而貌似合理地將關聯交易進行非關聯化。舉例如下:假設 STEA 股份公司原來持有環球公司 96% 的股權,2003 年中期公司將環球公司持股比例降低到原來的一半即為48%。在中期前 2003 年,STEA 股份公司又與環球公司簽訂了一份購銷合同——將 2.15億元價值產品出售給環球公司,這一操作直接產生了 1.31 億元的產品銷售毛利潤,佔STEA 股份公司整個 2001 年度合併主營業務利潤的 56.4%。假定以上銷售在中期前就已經完成,2003 年底 STEA 股份公司又一次將其股份進行轉讓,將環球公司任何股權持有率降為 0。這樣,STEA 股份公司通過以上 2次股權轉讓就堂而皇之地將關聯方交易輕而易舉地轉為了非關聯方交易,這樣,公司發生的大額銷售因此就不會因報表合併而被抵消了,同時還不會受到《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約束,其中對於銷售利潤超出 20% 的部分也不需要計入“資本公積—關聯方交易差價”,這樣既增加了當期收益,又演繹了“瞞天過海”的新花招。

2. 使用關聯方—非關聯方—關聯方的循環交易方法將有關資產高價變相出售給非關聯方

故意將本來只是 1 筆的關聯交易轉變成 2 筆非關聯交易,這時關聯方就可以輕易地通過其他途徑來彌補非關聯方的這部分損失。當然,關聯方也可以選擇合適機會,採用同樣的價格再從非關聯方贖回相關資產,把這 2 筆交易做成非關聯交易,以此保證上市公司可以躲避《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的約束,確保高價出售資產能夠帶來交易價差並將此價差記入到當期損益。比如:STFA 股份公司在2015 年 10 月發佈了一則公告聲稱公司將一家資不抵債子公司 22.39% 的股權以 4500 萬元的價格銷售給另外一家非關聯公司。這樣STFA 股份公就輕而易舉地通過這種非關聯交易獲得了一筆總價值約為 4500 萬元的非經營性收益。

3. 尋找潛在的關聯方為公司謀取利益。在潛在的關聯方正式加入上市公司之前先按非公允價格進行交易

然後再通過多重參股方式一步一步間接地控制上市公司進而成為公司的關聯方,這樣既名正言順地避開了主管部門對關聯方交易的監管,又可以提高公司的經營業績。比如,STGA 股份公司 2017 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的實現淨利潤每股 0.08 元(其中非經營性收益每股 0.05 元,佔淨利潤的 63%),比去年同期增長 133%,一舉扭轉了3年連續虧損的局面。STGA 股份公司業績翻番得益於 2016 年 9 月進行的資產重組:一方面,重申集團將控股子公司――重申進出口公司 99.5%的股權捐贈給 STGA 股份公司,進出口業務成為其利潤主要來源,並且取得政府對進出口業務財政補貼 720 萬元。另一方面,STGA 股份公司與重申集團簽訂《資產

購買協議》,購買重申集團 12 處房產產權、2 宗土地使用權及發動機生產有關的優質資產。又與非關聯企業――都誠房地產公司簽訂《資產出售協議》,出售 5 宗土地使用權及其它不良資產。STGA 股份公司通過這樣的資產重組,一買一賣的交易,業績因此堂而皇之的提高。再從每股 0.05 元的非經營性收益所佔淨利潤 63% 的比例來看,略見一斑。

二、採取表觀公允的股權置換

移花接木的會計手段,向上市公司輸送利潤,粉飾上市公司業績,獲得再融資的機會。例如, ST HA 股份公司於 2016 年 3 月31 日為基準日進行資產評估,置換出 12 家企業的長期股權,原賬面價值 5800 萬元,評估價值 6570 萬元;置入北京天創公司擁有的天創世緣房地產開發公司 85% 股權,原賬面價值 6180 萬元,評估價值 6420 萬元,其 85% 股權的價值為 5457(即 6420×85%)萬 元, 差 額 1113(6570 - 5457) 萬 元 由 天創公司以現金補付。在表觀規範、公允的運作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依據資產評估報告,緣世公司 3 月 29 日註冊時,雖淨資產僅限 6180 萬元,但總資產卻高達 64300 萬元,負債 58120 萬元。據悉,此負債 58120 萬元,實為天創公司為開發緣世商品房項目支出的款項,根據房地產開發政策,商品房投資總額比例不得低於 30% 規定,此債權實為股權,天創公司採取移花接木的會計手段,將原本可以獲得鉅額收益的股權轉為只需償還本金債權。再看 ST HA 股份公司 2016 年下半年實現淨利潤 8160 萬元,來源於緣世房產的銷售,按銷售毛利折算,世緣房產項目實現增值 23315 萬元,當年 ST HA 股份公司扭虧為盈 870 萬元,次年實現淨利潤 5150 萬元,ST HA 股份公司可謂是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更名為“天創房產”,並將獲得鉅額的融資,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