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說好人沒好報

傳統文化對好人有著深深的誤解,認為老實人就是好人,

這種誤解從孩童時期就開始了,家長會把孩子分為兩類,一類是調皮的孩子,一類是聽話的孩子,

聽話的孩子沒有尖牙厲爪,乖巧的像個哈嘍KT,思想上也沒有自己的主見,對家長言聽計從,

而調皮的孩子有自己的腦洞,跟家長處處叛逆,小挪吒一樣上天入地,戰火不斷,

兩種性格的優劣暫且不說,因為有些名人小時候也很悶,比如張小龍;有些科學家小時候也調皮搗蛋,比如會吐舌頭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

這是性格,不是分辨好壞人的道德標準,

好孩子雖然人畜無害,人格是有缺陷的,但家長、老師喜歡,

讓人不省心的孩子,早早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因為家長、老師從小就暗示我們,不要跟調皮的孩子玩,容易學壞,

對好人的誤解,從小就拉開了序幕,

有時候看壞孩子打架、翹課、調戲女生,覺得自己似乎少了冒險精神和娛樂大眾的功能,更少了敢愛敢恨的勇氣,和不服來戰的膽識,

但咱是老師家長口中的好孩子,暫且還是有回報的。

到了戀愛的年紀,會發現一個問題,好孩子並不被待見,

我們懷疑女孩的三觀咋這麼顛倒,為什麼偏偏喜歡渣男,

網上有個問題,說舔狗為什麼不得好報,

因為好孩子追女孩只會當保姆,不會當保鏢,

被呼來喝去,付出也顯得很廉價,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最終被女孩發張好人牌:你是個好人,不過咱倆不合適,

所以在很多泡學中,都教怎樣做個壞壞的孩子,去吸引女孩,而不是追舔,

一個對全世界壞,唯獨對你好的男孩,才顯得彌足珍貴,懂得拒絕後再給與,才有驚喜,

說一個人有意思,都表現哪裡?

總能製造意想不到的驚喜,生活才不沉悶,這是壞孩子的拿手戲,是女孩的G點,

而好孩子是一潭死水,一眼能望到底,索然無味,

甚至有些女孩喜歡小痞子,這是什麼心態?

是為了安全感,

女人和男人的需求不同,男生需要信任 讚美 認可 鼓勵;女人渴望被保護被關心,

跟好孩子在一起:

問他想吃什麼?

隨便

喝點什麼?

隨便,

那個流氓朝我吹口哨,

不是吧,我咋沒聽見,

好像和一個200斤的嬰兒談戀愛,很累,

而痞子代表的是一股霸氣的勢力,傳導的是,這是我的女人,誰也不能碰,

妞,爺帶你去吃牛排?

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在些邪痞嘴裡說出來,讓女孩有種被罩的安全感,你是皇上,她就是貴妃,你是李蓮英,她就認為不中用,

人在億萬年進化中,殘留著遠古的記憶,

雌性要負責生育,意味著很長時間內要照顧下一代,而喪失勞動能力,還有猛獸對幼崽帶來的威脅,

所以,雌性擇偶,是通過雄性角鬥來產生,勝出的強壯者才有能力保護她,

人也是如此,一個被拔去尖牙利爪的媽寶男,顯然不是最佳擇偶標準,

這是好孩子步入社會,遇到的第一個困惑,做了十幾年好人,第一次發現並不對,還要試著學做壞人。

在工作中,同事讓幫忙做張表,領導讓加個班,心裡討厭嘴上不好意思拒絕,自己的工作幹不完被批不積極,敷衍了事還被罵沒誠意,

同事缺錢要借,結婚份子錢要出,

借錢容易失去朋友的原因,並不是借錢不還,而是借了錢關係就不對等了,更容易得罪他,

凡事讓人開心,別人記不住,而得罪一個老好人,又不用付出代價,

出力不討好的,當然是老好人中槍啦。

在婚姻中呢?

有一個詞叫悶騷,在出軌總量中佔比很高,

不要覺得只有壞孩子花心,好孩子也一樣,只是他沒有花心的機會和膽量,其本質是一樣的。

該談戀愛時不敢談,結婚後卻戀愛了,俗話說淑女出軌猛如虎,拉都拉不住,

因為沒經歷過誘惑,動情的閾值太低,逢場作戲的情話就當山盟海誓,轟轟烈烈把自己點燃,假戲真做了,

而壞孩子明白什麼是本質工作,什麼是業餘遊戲,駕馭感情輕車熟路,

這倒不是說玩弄感情,每個人情感道路上都會經歷分叉口,壞孩子懂得殺伐決斷,紅顏再紅,也是過客,

而好孩子往往分不清孰輕孰重,壞的不徹底,好的不分明,該認真時敷衍,該敷衍時當真,一塌糊塗,

相比優柔寡斷的善,還不如當斷則斷的惡。

水滸108將放到今天,就是殺人放火的黑澀會,

只是他在特殊歷史背景下,殺的是貪官惡霸,被尊為梁山好漢,

而世俗中的“好人”,是做不到的,

一個沒有反抗能力和攻擊性的老好人,受了委屈都不敢聲張,只有在明處揮舞道德的大旗,在暗處偷偷使絆子洩憤,內心是分裂壓抑的,

而世俗中的壞孩子,有犯我者雖遠必誅的霸氣,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氣,愛憎分明,坦蕩無悔,

並不是好人沒好報,是混淆了好壞人的概念,老實人不見得是好人,好人不見得就老實。

此文不是抨擊真正意義的好人,每個好人都會被善待,不要對號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