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各国博物馆如果把收藏的中国文物都物归原主,一半都得清空。

保守估计1000万+中国文物收藏在国外博物馆,这还不算私人手里的。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是美国的佛利尔美术馆。

佛利尔是上个世纪的中国文物超级发烧友,在中国淘到不少宝贝,最终都汇聚到这家以他命名的博物馆。光是绘画作品就有多达1200件,美国之最。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佛利尔美术馆官网

今天就来看一本佛利尔美术馆前馆长罗覃先生的著作《画中人:佛利尔的59幅中国人物画》,领略一下别人家里的中国文物风采。

文末依旧有惊喜哦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书中人物画都经过精挑细选,分为四类:包括

叙事、宗教人物、纪念性人物以及表现风俗的作品

首先来看一幅有日漫气质的元代“涂鸦”作品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鬼界扛把子钟馗大大和他妹妹的旅行:

中山出游图

画最右是身穿官袍、坐在小鬼轿子上的钟馗,满脸大胡子加一对朝天鼻孔,霸气十足的瞪着后面的妹妹;身着华服、涂成漆面的妹妹则望着老哥,似乎对行程还算满意。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画面正中间则是巧妙的设置了一位抱着喵星人的侍女,她引出了左半部分受钟馗驱使,拿着各种行李物品的小鬼们。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画中的人物和小鬼都大白眼球加小黑点瞳孔,倒像晚了三百年后八大山人清一色死鱼眼的鸟兽鱼虫。小鬼类似青蛙的肢体,形成错落有致的组合,给人一种跳跃的画面感。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八大山人画风与龚开颇有几分神似

这样一幅奇葩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呢?

故事要回到700多年前。

作者龚开是个爱国画家,还在宋朝时候当过不大不小的公务员。

元灭宋后,他便躲到山里,以卖画为生。

老龚穷到啥程度呢?家里“坐无几席”,连凳子都没有!

每次画画都让儿子趴着,在背上作画。这幅画也是画在纸上,而不是宋代常见的绢。

这幅画寄托了他对现实的无奈:

异族的统治和压迫,给当时的平民、士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

作者巧妙的借驱鬼专业户钟馗,表达出了希望有大神能够斩妖除魔,解救黎民百姓的愿望。

脑洞大开、荒诞不经的冷幽默贯穿在这幅杰作之中。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所以也能够理解作者为何把钟馗的妹妹染了一张黑脸,并在题跋上写到:“五色胭脂最宜黑”。

进口宝马好,洋人来背书

再来欣赏一幅同样是元代著名画家、“官二代”赵雍童鞋临摹北宋白描大神李公麟的《五马图》之一的《人马图》。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元代·赵雍:人马图

赵雍一般人没听过,但提到他爹赵孟頫,基本上家喻户晓。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赵孟頫:所以,是青出于蓝而未必胜于蓝咯

这幅是赵雍为他弟弟而作,两人都特别热爱画中这匹名为风头骢的进口宝马。同样主题的画一共有十几幅。

这幅画的原作者是宋代画家李公麟。

老李在白描上可谓是出神入化,影响颇深。这幅作品在厚重上显得不如原作,而是更加温柔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画的场景是西域于阗国向宋哲宗进贡骏马。

在宋代,马匹是非常珍贵的战略物资,国内紧缺的高档奢侈品,一如八九十年代的奥迪,妥妥的身份象征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一位身穿红色西装、头戴高帽、高鼻深目的外籍奚官(弼马温)站立在马匹的旁边,手执缰绳、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马儿,更加衬托出这匹神驹的原装进口属性。

马匹的花色、健壮的体格、优美的线条,都预示着这货绝对是装逼利器。

所以在上面可以看到农家乐审美帝王、盖戳狂魔乾隆爷的题词和两个大红印章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乾隆御览之宝”印文

日本僧人慷慨出让中国国宝到美国

本书中最难得的作品之一是大德寺五百罗汉图中的两幅。它们的故事比内容更传奇。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南宋·林庭珪:罗汉洗濯图

这系列原来是宋朝时候两位宁波民间画家的作品,一共100幅,由当时来华的日本僧人购买并收藏,辗转流转到了京都大德寺。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南宋·周季常:天台山石桥罗汉图

前些年浙大在编著一本《宋画全集》,力图把全世界各个博物馆的收藏的宋代绘画全都囊括进来,奈何僧人们死活不同意,最终作罢。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宋画全集》也不贵,全套23本才12.5万呢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初,为维修寺庙,僧人们拿了44幅到美国展销,卖了10幅(这种国宝交易不止是中国人的专利),为答谢买家,还额外买十送一,赠送了一幅。此后这幅画辗转到了佛利尔手中,佛利尔后来又到日本去买了一幅。

画家用当时山水画的技法和更具有古风感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个的小故事。罗汉的髭须、五官、神态表情、动作姿势,都各具特色。在鞋子、服饰上都极具细节用心,没有两双一样的鞋子,连服装也都没有同款撞衫。颜色搭配自然和谐。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同款鞋子,也要用不同花色

其他代表性人物画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其他几十幅作品,其中如著名有: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宋代·无名氏:雎(jū)阳五老图之一

原作系列分散于三家欧美博物馆,内容描绘了北宋时期致仕(退休)的五位部长级长者。人物面貌栩栩如生,除了画之外,欧阳修、晏殊、范仲淹、文彦博、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苏辙、黄庭坚等18位北宋重量级人物纷纷在画上题诗题跋。其价值甚至超过以上三件作品。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元代·钱选:杨妃上马图

作为有元一代的丹青代表人物,钱先生的这幅画表现得非常“克制”。人物刻画细腻,唐玄宗温柔的一瞥,望向正在上马的杨贵妃,小清新风格的宫廷主题,为这幅作品增添了不少文艺气息,因此也被用作了本书的封面。

此外,书中还有一些重要作品如源自敦煌的唐代水月观音菩萨像、宋代的群仙高会图、元代的耕织图等,均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这些珍宝是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艺术杰作,已经无法单纯用价格来衡量。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等到它们真正“回家”。

本书总结

本书是国内较少的、以欧美藏中国人物画像的图册。

首先印刷质量不错,能通过高清晰度的图片观赏作品。内容上,书中的作品因为深藏在美国,大部分中国读者是没有机会亲眼观赏,也能够起到望梅止渴的功效;

再次,整体装帧做工比较精良,4/5面积的封底封面都做了磨砂工艺处理,摸起来手感很赞;

有读者说开本尺寸不大,便于携带,这倒是其次,因为作为图册而言,足够大,欣赏起来还原度也更高。

美中不足的有以下问题:

1、知识不足:鉴于本书是45年前写的,当时的美术史研究还有很多认知不足,所以本书的介绍性文字有多又少,整体看能收获的东西不多;

2、错漏繁多:多处明显常识性历史错误,包括人物、时间等,既有作者的学术知识积淀原因,也有翻译者不够专业,编审者校对不严的问题,读者可以自行检查;

3、质量不一:所选作品,既有佳作名画,也有一些赝品伪作,或并非真正的上乘之作,作者本人也有提到过;

4、定价奇高:一本227页的小册子,定价高达88元,如果不是因为版权费贵,则非常有圈钱之嫌。

本期读书

《画中人:佛利尔的59幅中国人物画》

流落美国的数百亿国宝首次“回家”

[美] 罗覃(Thomas Lawton)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定价:88元

笔记作者:二里头单于,国立蛮夷大学历史系盗墓专业出身,现就职某互联网公司负责运营,博物馆发骚友,涂鸦爱好者,囤书几千部的重度藏书癖患者。

声 明

本文拒绝被收藏

欢迎分享给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