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 寫在前面

本文的標題我考慮了很久,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國產直升機事業真正起步於直-5,發展至今也有60多年了,其間雖然坎坷重重,但是我國直升機人卻一直在努力奮鬥,質疑、嘲笑和挖苦從不曾間斷,但也絕不缺少鼓勵、讚揚和打氣的聲音。作為國產直升機事業的一份子,前者讓我們取得成績之後冷靜下來,看得更遠;後者讓我們遇到挫折之時不輕言放棄,咬牙前行。

愛之深,則恨之切。我相信不管是哪種聲音,其發聲的目的都是希望國產直升機能夠腳踏實地,邁步前行。而武裝直升機作為直升機尖端技術的硬平臺和現代化作戰能力的標杆之一,更是聚集了國人期盼的目光。武直-10的出現,提振了國人的信心,但也使得國人對國產武裝直升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阿帕奇、短吻鱷、浩劫(夜空獵手)等珠玉在前,西科斯基、貝爾、波音等直升機巨擘又不斷髮展新一代的直升機技術,國產武裝直升機之前路,仍然荊棘遍地。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美國已經開始大力發展下一代直升機技術

所以我說——咱們要有必要的自知,但也要有必需的自信。我們在瞭解自己、承認差距的基礎上才能走得更穩,別人做得比我們好的就是要拿來用,被說“仿製”、“山寨”能接受,首先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後面可以繼續改進;我們也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雖然現在落人一頭,但是我們成長得更快,只要我們保持現在的勁頭,終有一天會變得比他們更強。

在查閱了相當數量的國內外文檔基礎上,我將以三到四篇文章的篇幅(本文是第一篇),儘可能寬泛地介紹武直-10 的研製歷程、系統設計和技術特點,沒有實錘的內容,我會用“據說”、“據稱”這樣的描述開頭,望諸君知曉。

本號持續針對空天領域理論、設計、未來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度解讀,歡迎關注。

# 起步維艱——咱們要造自己的武裝直升機

如果在越南戰爭中嶄露頭角的武裝直升機還沒有引起世界各國注意的話,那麼它海灣戰爭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就註定要吸引全球的目光了。現代化地面戰爭中,三維立體的低空制空權是決定戰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因而世界各國都在武裝直升機的裝備上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國陸軍在早期也曾購買過8架法國產的小羚羊直升機,對其加裝反裝甲制導導彈之後進行過反坦克戰的演練,其出色的低空制霸在陸軍官兵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我國陸軍也開始積極尋求更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剛開始咱們意圖採購的是意大利的A129 貓鼬或者美國的AH-1 眼鏡蛇,但是由於後續國際關係變化,西方啟動軍事制裁,這一系列購買計劃均以失敗告終。於是咱們又轉向俄羅斯,想要購買米-24和米-28,但是最後也因為種種原因告吹了。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意大利的AW129 貓鼬直升機

80年代的時候,咱們正式引進了法國的海豚直升機專利,並仿製生產了直-9。相比當時我國在役的直升機,直-9結構重量輕、有效載荷大、巡航速度快、機動性和操縱性都很好、可靠性也非常高,解決了咱們陸軍的燃眉之急,但是說到底,直-9仍然屬於輕型通用直升機,跟當時的國外的主流武裝攻擊直升機還是沒法比。求購不成,還要看人臉色,這可不行!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直-9 直升機

這種關鍵性的戰略裝備,還是得靠咱們自己。

然而,90年代初期,咱們還不具備武裝直升機相關研製經驗,更糟糕的是,咱們的教育體系建設和專設科目設置裡也沒有著重培養直升機人才,所以,當時的情況就是——一沒技術、二沒人才。這也是外媒所說的:“武直-10的初步設計方案是由俄羅斯的卡莫夫設計局所完成的”這一論斷的緣由之一。據稱,當時咱們啟動了941項目,該項目的重點就是和俄羅斯的卡莫夫設計局秘密簽署了一項協議,該協議就是要求卡莫夫設計局為咱們完成一型武裝直升機初步方案設計。當然,外媒也承認,除了初步方案設計之外,武直-10後續的研製、飛行測試、改進等工作都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飛行中的直-10

# 仿製、合作——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快速強大起來

類似阿帕奇的尾槳系統:直-10保留了武裝直升機典型的單旋翼帶尾槳佈局設計,其主旋翼由五片槳葉構成。最初的設計中,直-10的尾槳是設計成涵道式尾槳的,但是當時國產涵道尾槳的技術相當不成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過高的功率消耗、結構複雜度上升、維護成本增大、阻力和重量增大等,該設計最後在飛行測試之後被取消了,所以現在看到的直-10仍然是開放式尾槳佈局。直-10的尾槳沒有采用該卡莫夫設計局的一貫設計風格,而是設計成是類似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雙層剪刀式尾槳,該佈局可以顯著降低噪音和功率消耗或增大拉力。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展覽中的直-10,可以清晰看到雙層剪刀式尾槳

國產武直髮動機的誕生:在直-10的原型機設計階段,咱們測試了一系列的發動機。包括加拿大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T6C-67C發動機、俄羅斯的VK-2500發動機以及烏克蘭的Motor-Sich TV3-117 發動機。在最終階段,咱們還是決定用自己的發動機,由此誕生了WZ-9(渦軸-9) 發動機。雖然據稱渦軸-9在直-10測試的一系列發動機中,其性能只能排倒數第二,但是這是100%咱們自己產的東西,也只有這樣的才放心安裝到武裝直升機這種戰場尖端利器上。

但是,渦軸-9的1350馬力的功率對於直-10這架5.5~7噸的直升機而言確實是低了點,同樣5~8噸的阿帕奇裝備的則是1690~2100馬力的發動機。所以後來咱們和透博梅卡公司合作研發了渦軸-16,該型發動機能提供2000馬力的功率,憑藉其強勁的性能,直-10因而能裝載高達16枚紅箭-10反坦克導彈,外媒稱,紅箭-10等同於中國版的AGM-114 地獄火導彈。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中國的渦軸-16也就是歐洲的Ardiden 3C

# 技術參數——性能指標向阿帕奇看齊,但這並非關鍵

武直-10可以搭載兩位機組成員,總長度14.15米,旋翼直徑12米,全機高度3.85米,空機重量5.1噸,最大起飛重量7噸。其最大前飛速度達270千米/時,巡航速度一般為230千米/時,航程800公里,實用升限6400米,爬升率大於10米/秒。

必要的自知和必需的自信——武直-10的進化之路

圖——武直-10的結構圖

相比之下,阿帕奇的最大速度為293千米/時,巡航速度為265千米/時,航程為476公里,實用升限為6400米,爬升率為12.7米/秒。可以說,兩者的性能指標已經比較接近了,從這些現有數據來看,武直-10的速度數據略遜一籌,戰場快速響應能力可能稍弱,但是其較大的航程對於縱深打擊而言還是有利的。


當然,總體性能數據並不是評判一架武裝直升機作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其戰場破壞力、隱身性能和生存能力更能體現出攻擊直升機的本質,這些關乎系統設計的要點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紹,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