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吃过、80后见过、90后听说过,农村的这种野鱼已经越来越少了

70后吃过、80后见过、90后听说过,农村的这种野鱼已经越来越少了

溪石斑,一种只属于小河小溪的特殊鱼种,对水质要求极高,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都会跟着父亲去河里下渔网,就经常能抓到溪石斑。吃过晚饭,提着渔网、拿着手电就出发了。渔网都是粘网,每次出门都要提上好几幅,到了河边,趁着天还没黑就要把渔网下完,用小石头压好网脚,就可以上岸了。

70后吃过、80后见过、90后听说过,农村的这种野鱼已经越来越少了

以前的小河,河边都是成片的鹅卵石和草坪,父子俩各自找个大石头坐在上面,父亲自个抽着烟打发时间,我则是闲不住,捡几个小石头扔来扔去,拿个竹棍四处戳戳,偶尔抓一只螃蟹,想尽办法跟从它身上找乐子。

70后吃过、80后见过、90后听说过,农村的这种野鱼已经越来越少了

天完全黑了之后,再等上一会,就可以收网了。不能等太久,因为河里有很多螃蟹,太迟了的话,渔网上会爬满过来吃鱼的螃蟹。收网的时候不摘鱼,都是一次性把网收回家后再慢慢摘。回到家,拿着一个竹竿把网挂起来,再慢慢的摘鱼,顺便把网整理好。

抓到的鱼有红翅膀、马口、穇子鱼,然后就是溪石斑了。小的时候,溪石斑还很多,越到后来,溪石斑就越少。到最后,随着农田里化肥农药的普及,小河里的溪石斑几乎已经绝迹了。

70后吃过、80后见过、90后听说过,农村的这种野鱼已经越来越少了

溪石斑喜欢吃小河里的一种水生虫子,父亲以前也经常用这种小虫子钓溪石斑。

自制的竹子鱼竿、破草帽上拽下来的鱼线、鸡毛做的浮漂、圆珠笔弹簧磨制的鱼钩,就这样简陋的装备,半天就能钓上好几斤溪石斑来。那会父亲钓鱼,右手拿着鱼竿,左手握着鱼篮,顺着小河一路钓下去,每次中鱼提竿,鱼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弧线后,就会准确的落入鱼篮,一个钓点经常能钓出10几条鱼来,可见鱼的数量之多。

70后吃过、80后见过、90后听说过,农村的这种野鱼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些年,不仅溪石斑罕见踪影,连钓溪石斑的这种虫子,也越来越少见了。溪石斑只不过是农村河里的一种野生鱼,不过从它身上,我们也可以窥出农村这些年的部分发展身影。农村的生活的确是越来越好了,可农村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儿时的乐趣,也慢慢找不到了。

清澈的小河、满地的鹅卵石、质朴的溪石斑、螃蟹河虾,还有光着屁股的孩童,愿这些农村最美的风景,能永远流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