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眾所周知,電影《第一滴血》裡的蘭博讓我們知道了有越戰的存在,它有著動作片慣以的場面和緊湊的劇情,讓人決然地熱血沸騰,那揮之難去的軍事色彩成為了電影貫穿始終的基調。

《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美國也因為這場戰爭設計了越南服役勳章(VSM)。VSM勳章1965年7月8日設立,林登•約翰遜總統批准,授予所有參加越戰的美軍人員,而且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參與作戰或直接支援作戰1天以上,在美國海軍艦艇上直接支援作戰行動1天以上,在越南及相鄰海域上空作為機組人員參與1次以上直接支援作戰行動。

《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而且,在越南及相鄰海域服役連續30天或不連續累計60天也可以獲得,參與那些限時完成的實際作戰行動的不計算時間。所有人員只能獲得一次越南服役勳章,陣亡後可追授。1958年7月1日至1965年7月3日在越南服役的有資格獲得軍隊遠征勳章的個人,也有資格獲得越南服役勳章,而且用越南服役勳章替換軍隊遠征勳章,軍隊遠征勳章獲獎記錄要從人員檔案中刪去。


《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參加1975年4月29~30日常風行動的軍人,可以選擇接受越南服役勳章替代軍隊遠征勳章,在越南服役的軍人無法同時獲得這2種勳章。1958年7月1日在南越、老撾、柬埔寨執行初始階段作戰任務,至1965年7月3日獲得的軍隊遠征勳章,都要用越南服役勳章取代。勳章授予的截止1975年4月1日,參與馬亞克斯事件的美軍人員沒有資格獲得越南服役勳章。南越也有自己的越戰服役勳章,在美軍命名為越南共和國戰役勳章。

《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勳章由陸軍證章協會僱員、雕塑家托馬斯•瓊斯和默西黛絲共同設計,圓形銅質,直徑31.75毫米。正面圖案為一條東方龍伏於熱帶竹林之中,代表衝突的危險性,圖案下方文字為“越南共和國服役”勳章背面為一張弓,代表越南古老的武器,自由女神像代表箭,下方文字為“美國”。

《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綬帶寬35毫米,主體為黃色,兩側綠色豎線寬3.18毫米,代表越南的熱帶叢林;中間3條紅線寬1.6毫米,代表越南3個古代的帝國東京、安南和柯慶,與越南原來的國旗相似。綬帶和勳表可加綴3種標誌。一是美國陸軍、空軍的箭頭標誌,FMF作戰行動標誌和戰鬥星標誌。

《第一滴血》用動作片表達一場戰爭,在越南打倒1天就能得勳章

參加過指定的17場戰役人員加綴4.76毫米戰鬥星標誌,1962年3月15日~1973年1月28日參戰、參加過常風行動的加綴銅星標誌,5枚銅星替換為1枚銀星標誌。蘭博在打仗時那麼英勇,如果他也有越南服役勳章,那麼他一定會有幾枚代表光榮的戰鬥星標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