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今天,當國人高度關注華為孟晚舟引渡事件時,一隻命運的蝴蝶,在美國突然展開了它顛覆之翅!

這次看似不太起眼的翅膀扇動,卻很可能將在不遠的將來,引起山呼海嘯般的巨震!

今天凌晨,美國傳來大消息:谷歌人工智能再下一城。不過,這次谷歌人工智能不叫阿法狗,叫阿法星;它和人類PK的也不是圍棋了,而是“星際爭霸2”電子遊戲!

比賽形式變了,結局沒有變:人類選手沒有挽回在圍棋比賽中失去的尊嚴,仍然輸得一敗塗地:阿法星以兩個5比0輕取兩位人類職業選手,將人類高手殺到片甲不留!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是的,你沒看錯:10:0,人類完敗!

曾經,星際爭霸這種電子遊戲,作為一種需要戰略眼光和創造力的遊戲,是視為人類在智力遊戲上的最強大堡壘。然而今天,隨著人類選手底褲的徹底輸光,這個堡壘也坍塌了。

一個時代落幕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有人或許會說:緊張什麼?這又不是人類第一次被人工智能打敗,何必如此杞人憂天!

是的,這的確不是人類第一次被人工智能打敗。但今天這個消息,卻讓人感到更加絕望:

一場看似無足輕重的電子遊戲,卻充分表明:原來天經地義屬於人類的需要投入激情和創造力的活動,正被人工智能替代!

1、谷歌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宏觀視角和戰略思考能力。

像“星際爭霸2”這樣的電子遊戲,其實比圍棋難玩得多:在遊戲中,人工智能無法通過觀察每一個棋子的運動來計算下一步的動作,只能通過攝像頭獲得場景(跟人類一樣每秒10屏)、通過圖像分析來解讀信息,作出實時反應。

更值得注意的是,當人工智能得到真實玩家的遊戲數據反饋後,它能夠立即通過深度學習決定戰略思路,執行標準的宏觀策略,甚至會施展一些激進的戰術。

僅僅這個,就已經可以對下圍棋的阿法狗,進行降維打擊了。

2、谷歌人工智能,已經掌握了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決策能力。

圍棋是一種古典遊戲。面對圍棋比賽,谷歌人工智能需要解決的,是在19X19的靜態地圖、每個節點最多三個狀態中,進行計算和決策。

“星際爭霸2”則是一種現代電子遊戲,它的遊戲更加動態,節點多到幾百上千倍,每個節點的可能狀態數動輒幾十。

如果說圍棋的可能狀態數超過全宇宙粒子數,星際爭霸的狀態數把無數平行宇宙加上都不夠,要求玩家在任何特定時刻都要考慮數百種選擇,以及在信息不完全的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進行操作

谷歌人工智能PK掉人類選手,說明面對這種巨量的不確定狀態,它已經遊刃有餘!

3、谷歌人工智能,已經具備全面參與人類生活的能力,離人類日常生活真的不遠了!

想想看,圍棋的棋子落子不動、只能在指定節點下,跟人類行為相比很“蠢”。

星際爭霸中小狗小兵的行為,跟你在辦公室家裡路上的日常行為,很多就非常類似了。

這樣的AI,離一些精確度要求比較低的應用,例如AI警察保安、AI駕駛、AI打掃衛生之類,只有一步之遙了。

是的,從今天起,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說,不再是閱讀理解,不再是新聞標題,不再是以太網中躍動的字節和CPU中孱弱的靈魂,而是實實在在的宿命。

人工智能掀起的更大浪潮,正在席捲而至!它對人類社會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衝擊,將是前所未有的。

人工智能有個說法:奇點!在奇點以後,人工智能可以製造出更高智能的人工產品,然後發展的斜率將一下子陡峭起來。

目前來說,人工智能正在朝著我們可預料和不可預料的方向飛速發展。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將全面超越人類!

這場革命的特徵是,它不改變我們所做的事,它改變的是我們自己。如果說以前幾次技術革命,頂多是人的手、腳等身體器官的延伸和替代,這次人工智能則將成為人類自身的替代。

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超越人類。這也意味著,大批的翻譯、記者、收銀員、助理、保安、司機、交易員、客服……都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失去自己原來的工作。

對此,

斯坦福教授卡普蘭做了一項統計,美國註冊在案的720個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未來學家Kurzweil曾表示,當我們用1000美元購買的電腦產品,能達到人腦的計算速度時,人工智能時代將全面來臨。

現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已經近在咫尺了!

當然,最讓人擔心的是,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可能比人類更快,而它們的終極目標將是不可預測的。

還記得被賦予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說那句預言嗎?“我會毀滅人類!”一開始,很多人估計覺得她也就是扯淡而已。然而今天,一個能打星際爭霸的人工智能,讓人類再也笑不出來!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最讓人感到恐怖的是,善於打“星際爭霸”大戰的人工智能,在軍事上的應用。要知道,現實打仗在某些方面,其實比星際爭霸裡的小狗小兵要簡單。一個能打星際爭霸的AI,將徹底改變人類戰爭的版圖。

殺人永遠比救人容易,破壞永遠比幫助容易。最近聯合國發佈的這個視頻,或許讓很多人看到了人工智能武器的可怕!

在日內瓦舉辦的、有超過七十個國家代表出席的聯合國武器公約會議上,一段可怕的視頻公諸於眾,一時間引起世界恐慌!

為啥如此嚇人?

因為它曝光了人類史上一個恐怖武器——殺手機器人!

這個殺手機器人,其實是一架體型很小的智能無人機,就跟蜜蜂一樣大,但它的處理器比人類快100倍,可以躲避人類各種追蹤。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然而,蜜蜂雖小,五臟俱全,尤其是它全身的黑科技:廣角攝像頭、傳感器、面部識別,應有盡有。只要把目標圖像信息輸入它身上,它就能手術刀般精準找到打擊對象,戴口罩、偽裝統統沒用,它的識別率高達99.99!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再次,每個殺手機器人配有3克濃縮炸藥,確定目標後,一次撞擊可以毫無壓力爆頭,摧毀整個大腦。而且它還能穿透建築物、汽車、火車,躲避人類子彈,應對幾乎所有防禦手段。總之,這個殺手機器人目前是bug般的存在!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如果把一個造價僅2500萬美元的殺人機器蜂群釋放出去,就可以殺死半個城市的人。

只要你把敵人挑出來,定義每一個人的面部信息,蜂群就能發起針對性打擊了!

試想,如果人工智能殺手這種技術一旦廣泛運用,就會把戰爭衝突升級至前所未有的規模,而且人類將很難控制住局面。

更可怕的是,如果有科學家因為私心在代碼裡面加了一行毀滅人類的指令,或者人工智能突然變異成反人類的品種,整個人類或將被機器人橫掃,甚至滅亡!

在電影《終結者》片段中,人類研製的高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失控,機器人擁有自我意志後,開始與人類為敵。

今天,如果我們真的研發出“殺手機器人”,當這些攜帶殺傷性武器的傢伙失控,人類生死的決定權恐怕只能掌握在這些機器人手中。

曾經,在柯潔輸給阿爾法狗的那個初夏之夜,世界在慌亂中恢復矜持,以為不過是一場虛驚。然而,在今天這個深冬的日子,當人工智能指數級發展時,人類再也無法掩飾一個真相:

終結者,或許正在到來!

當年的霍金,對於人工智能,曾有這樣的預言:

如果有人設計計算機病毒,那麼就有人設計不斷自我完善、直到最終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其結果將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

你可能並不是一個討厭螞蟻的人,但也會無意中踩死螞蟻,而如果你負責一個水力發電的綠色能源項目,項目所在的區域內也可能會有許多螞蟻巢穴被水淹沒,對螞蟻來說就非常不幸。我們要避免人類處於這些螞蟻的境地。

現在,霍金這個預言或許正在成真:一旦機器被安裝了挖掘、存儲、推理、歸納、判斷、決策、行動的程序後,會不會就具備了需要自我實現的意識呢?

重磅:人類下一場戰爭的對手,會是機器人嗎?

試想想這一幕吧: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在人工智能面前,就可能像臭蟲面對人類一樣無力和脆弱。你想想,當你把一隻臭蟲衝進下水道的時候,你的內心起過一絲波瀾?

請記住:從今天起,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說,不再是閱讀理解,不再是新聞標題,不再是以太網中躍動的字節和CPU中孱弱的靈魂,而是實實在在的宿命。

未來已來,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讓我們記住霍金這句話,並以此悼念這位偉大科學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