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引言:

有关“猪”的话题,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往往与“美味佳肴”相生相伴,相辅相成,再就是为愚蠢笨拙,好吃懒做的形象代言。

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按照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排名,这个家伙虽然排列垫底,但只要是华人对这位“老兄”十分了解,四大名中中的一部《西游记》就让我们欲久弥新。如今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小猪佩奇”最近有点火,这个呆萌的形象又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着实又火了一把。

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纵观历史,以农耕文明著称于世的华夏民族,“猪”可谓是先民们驯化较早的动物之一。有文献记载:猪古代又名“印忠”、“汤盎”、“黑面郎”、“柑糠氏”、“黑爷”。最早还称“豕,彘、豨”,在《西游记》中我们的二师兄还没上路前就叫“刚鬣”。

也许今年是己亥猪年,所以大家对猪又情有独钟。正是由于在世人眼里,猪是“六畜”中最普通常见的动物,所以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就很难有人专门为其歌功颂德,与之相关的诗词文章相对较少。更别说有传世之作。,

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据大画家刘海粟先生《民国文人轶事》中记载:在一次名士雅集中,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诗很多,诗人都吃肉,就是没有人写过猪。这个畜生没有入过诗。”可在座的梁启超先生听到后不以为然,信手拈来乾隆皇帝的“夕阳芳草见游猪”的诗句,众人佩服,梁先生雅致,博学强记。乘兴大家就请画家王梦白以此句为题,请猪入画。最后梁启超还把乾隆爷的这句诗题在画上,也算是给足了“刚鬣兄”面子吧!

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当然我没有梁启超先生的博学,就现有的知识储备,与猪有关的诗词信息盘点如下:

  • 最熟悉的莫过于素有“乐府双璧”之称的《木兰辞》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南北朝著名文士沈炯,曾写过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诗”,诗云: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以此类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民国学者黄浚也都曾写过“十二生肖诗”,两诗中也都应该有这位“黑爷”吧?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这里就不赘述。

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如果说和“印忠先生”(猪)有缘的文人雅士,不得不提的还有著名画家——徐悲鸿。世人只知道大画家擅长“画马”,殊不知同样擅长画猪,这可不是信口开河。悲鸿先生一生三次画猪,除了第一幅丢失民间外,其余两幅都有据可查,在“徐悲鸿纪念馆”有所陈列。而且最有名的是2009年发现的一副颇为珍贵,由徐悲鸿主笔,另外两位大师汪亚尘,谢公展先生合作的《肥猪图》,公展先生画中题诗曰:

悲鸿酒后成一猪,

亚尘牵牛美人如,

公展得之大欢呼。

徐悲鸿、汪亚尘、谢公展均为现代赫赫有名的国画大师,三人均为同时代的画家,一起联手作画,可遇而不可求,真是难得!

兵法天下诗词丨2019年,“猪”也这么想⋯⋯

除此之外,历代诗人有关猪的诗文,能千古流芳的并不多见,也就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贺岁诗:

【北园杂咏十首 •其七】

短筇行乐出柴荆,雪意阑珊却变晴。

林际已看春雉起,屋头还听岁猪鸣。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所为与人类共同成长的物种,每个发展时期,人类都赋予它新的意义。

最后,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我自己的一首与猪有关的诗,个大家分享:


【七言古诗•杂感】

熛怒哮神降人间,凶嚣赤狗降罹患。

女娲造世添汤盎,家筵酌酒喜味欢。

谷子生日禁稻米,祝祭祈年居家闲。

鼠门有喜猫馈礼,非诚勿扰有余钱。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敬请关注,留言转发,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