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花園口決堤日軍的真實傷亡

從文獻中不難看出,花園口決堤確實給日軍帶來傷亡。日本大本營作戰課長稻田中佐,在戰後回憶:“瀨谷、坂本自臺兒莊撤退,因湯恩伯軍的呈現,以為我國軍主力呈現,遂擴展戰役,進行徐州會戰,大本營遂令北中差遣軍南北夾攻徐州,並於5月10日發佈大陸令,要關東軍派兩旅團赴援。

黃河花園口決堤日軍的真實傷亡

  5月19日佔據了徐州,不料我國軍在6月12日發動黃河決壤作戰,日軍陷於苦戰。日軍大本營再調集大批軍事陣型……”據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寫的《我國事故陸軍作戰史》記載,洪水之後日軍於6月17日以航空兵團全力幫助困於河水的第十六師團方面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在6月16至24日之間給兩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清潔資料不計其數。6月29日,日軍在徐州舉辦聯合悼念大會。

黃河花園口決堤日軍的真實傷亡

 僅第二軍死於洪水人數便到達7452名。不過此說法現在遭到各種質疑,因為7452乃是第二軍整個徐州會戰以來戰死、病死、傷死的人員總數,而不是直接死於洪水的人數。決堤後,因為形成黃泛區這一巨大地障,迫使日軍於平漢路以東中止行進,然後消除了唐、白河流域及漢水中游面臨的要挾。本來的“軍事重地”鄭州因往東的鐵路被淹沒失去對日軍的戰略價值,直到1944年4月才被攻陷。有學者以為,花園口決堤讓武漢戰役被向後推遲了大約三個月,因此為正面戰場贏得了更長的戰役準備時間。

黃河花園口決堤日軍的真實傷亡

從另一方面看,決堤形成的洪水對我國老百姓的損害超過了對日本人的損傷,受害的四五千個村莊和11個大城鎮中百萬人無家可歸,一貧如洗,成為流民和難民,國民政府的威望和聲譽急劇下滑,在抗戰成功後這部分人也成為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巨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