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闻】禹伤父鲧功不成,乃劳身焦思——《史记》夏本纪(其二)

【古闻】禹伤父鲧功不成,乃劳身焦思——《史记》夏本纪(其二)

居外治水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于是与益、后稷奉舜帝的命令,率领诸侯、百官发动民夫动土治水,行山路,树标志,测定高山大川情况。

禹感伤先人父鲧没有完成治水大业以致受惩罚,于是勤劳奔走,苦苦思索,在外十三年,就是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敢进去看一看。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省出财力,用于治水。

他坐车在陆地上走,乘船在水中行,遇到沼泽,利用两头翘起像船形的橇前进,遇到高山,就穿着有铁齿的鞋爬行。

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还带着测量四时的仪器,终于开辟了九州,疏通了九条河道,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座大山。

他叫益发给民众稻种,在低湿的地方种植。

叫后稷发给民众欠的粮食。

粮食缺少的地方,就加以调剂,使各诸侯管辖区内,能够大致平衡。

然后禹巡视各地,要求各地按条件所适宜生产的物品,用来作为贡赋,还考虑山川水陆运输的便利情况。

【古闻】禹伤父鲧功不成,乃劳身焦思——《史记》夏本纪(其二)

禹行自冀州始

禹的治水行动,从冀州开始。

在冀州先治好壶口,再治好梁山和岐山。

治理好太原这一带之后,接着治理到岳山南面。

覃怀修治成功之后,又修治横流入黄河的漳水。

这一带土质,色白柔细,赋税全国第一或第二,田属于第五等。

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泽修治完成。

鸟夷的贡品是皮衣。

冀州的贡赋从渤海绕过右边的碣石山进入黄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