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亚琛是德国历史名城,曾是神圣罗马帝国众多皇帝的加冕地,因为她靠近荷兰和比利时边境,所以在二战后期,成为盟军进攻的第一座德国本土城市,亚琛之战是美军在二战中参加的大型攻城战之一,美军根据战场局势变化,不停地改变战术,美军的攻城战术,可见一斑。

亚琛正好位于德军的“齐格菲防线”,城市东西两侧分别是席尔防线和沙恩霍斯特防线。每条防线都筑有大小地堡、雷场、反坦克障碍(又称龙牙)和战壕。

并不简单

1944年9月12日,美军第七军的前锋第一步兵师(大红一师)向沙恩霍斯特防线发起进攻,就此爆发了第一次亚琛之战(9月12-29日)。也许盟军从法莱斯地区杀出之后,没有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很多士兵都认为德军兵败如山倒,等战斗开始后,他们才发现守军意志顽强,工事体系设计巧妙,各个火力点的射界覆盖了布置障碍的地带。第七军的坦克遭到德军88毫米高炮的迎头痛击。第七军突入沙恩霍斯特防线19千米,但是亚琛市区依然遥不可及。

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攻入亚琛的美军坦克部队

第七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第3装甲师和第12步兵师从亚琛南面,也就是所谓施托尔贝格走廊迂回。这一地区大约9.6千米宽,是亚琛和许尔特根森林之间较为开阔的地带。但是很快被德军识破,他们迎头撞上了德军第9和第116装甲师。狭窄的地形使得美军难以展开优势兵力,埋伏在隐蔽阵地中的德军坦克、突击炮、高炮和反坦克炮再次发威,美军的迂回攻势不久后也陷入停顿。第一次交锋,第七军被击毁和打坏的坦克高达230辆,且没有完成任务。

南北夹击

9月下旬,德国守军还得到了援兵。美军的第十九军也加入了战场,计划变为这个军向南进攻,而第七军向北进攻,两支部队合围亚琛。

为此,第十九军组织了6天的炮击,打掉大约45个德军火力点,还破坏了德军防御工事上的伪装,炸掉了铁丝网,引爆了不少地雷,不过德军隐蔽在坚固的工事中,伤亡不大。

10月2日,盟军用中型轰炸机进行了高空轰炸,然后用大炮打出2000发炮弹。接着,第30步兵师用372门迫击炮打出一万八千发炮弹轰击了德军的火力点,由此开始了第二次亚琛之战(10月7-21日)。这一次,美军步兵配属了大量炸药、火焰喷射器、爆破筒和火箭筒来对付德军工事。德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甚至在夜里发动了反击,不过被美军挫败了。

10月3日,第2装甲师的B集群投入作战。不过德军不停地反击,双方陷入胶着。但是,地30步兵师付出了300人伤亡之后,渡过武尔姆河,建立了桥头堡。10月5日,美军终于占领了梅尔克施泰因-赫巴赫。不过,德军的炮火封锁了所有的交通要道。不过,左翼的第117步兵师进展顺利,攻入了德军的工事群。

美军改用了新的战术,他们先用远程火炮轰击德军火力点,炮击停止之后,用机枪和火箭筒压制工事内的德军,然后,带着爆破筒的步兵和火焰喷射器小组去解决这些火力点。如果有必要,则使用M12自行火炮和谢尔曼坦克近距离直射火力点。

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M12是以M3/M4坦克底盘的155毫米自行火炮,近距离平射的威力惊人

10月6日,德军对乌巴赫的美军第117师发动反击,不过被美军击退了。第119师艰难地进攻中世纪城堡附近的工事。而第30师在齐格菲防线上打开了纵深8千米,幅度9.7千米的突破扣。10月7日,第十九军的先锋转向南面,去包抄亚琛。

正当美军觉得胜利在望的时候,德军的援军——从荷兰,甚至德法边境的阿尔萨斯赶来,他们立即部署到美军的突破口附近,顽强地挡住了美军。希望寄托在美军大红一师身上,这个师此时已经打到了城市南面。

10月10日,大红一师师长克拉伦斯·许布纳少将向德军递交了最后通牒,不过德军司令官维尔克拒绝了劝降,决定执行抵抗到底的命令。

10月11日,盟军出动了大约300架轰炸机,投掷了62吨炸弹,接下来的两天里,又投掷了100吨炸弹,炮击消耗了5000发炮弹。美军高层的讨论结果是:利用盟军兵力和资源优势对守军保持压力,使之无暇重整,然后实施合围。

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巷战中的德军三号突击炮,但是德军的装甲力量不多

市区的战术

10月12日,双方在几个地段进行了拉锯,最后,美军在炮兵优势下打退了德军的反击。次日,美军逼近了市区,不过市区也密布德军的工事,一些高层建筑,比如酒店和剧场的窗口都被改造成了火力点。德军还在一些关键地点的街区,将2-3座房子都改建为堡垒。狙击手和迫击炮组隐藏在楼房的顶楼,他们在窗口内部开火,所以很难被察觉。

而美军采用了新的编组,组建了多个特遣队,每支队伍下辖1个步兵连,配备2门57毫米反坦克炮、2具火箭筒、2挺重机枪和一具火焰喷射器,另有3辆谢尔曼坦克或者3辆M10坦克歼击车,和之前一样,M12自行火炮在必要时进行直射。

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美军步兵从亚琛路标附近经过

步兵出击之时,投掷烟雾弹干扰敌军的观察,利用房屋为掩护,同时,坦克/坦克歼击车轰击较高的楼层,迫使德军到一楼和地下室,然后再用手雷“招待“,如果守军还坚持抵抗,就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对付。

美军在城外出动大批作战飞机掩护地面部队进行包抄,到了10月16日,北两个方向的美军会师,亚琛被合围了

城内的美军用新的办法进行迂回和机动:美军工兵用炸药从房屋墙壁炸出人能通过的洞,然后步兵从这些洞中向德军侧后迂回。当然,有时候为了抢时间,直接轰塌房屋来开辟机动路线。

而且美军工兵还想出了增加炸药威力的方法——把尖利的木桩绑在炸药外面,于是美军从占领区尽可能地搜集木桩,尽管如此,美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每小时50米!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为了鼓舞士气,用缴获的电车来运载缴获的弹药进行爆破,电车上写上了“亚琛快车”、“通往柏林的单程路线”等字样。

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亚琛快车”

10月19日,城防司令维尔克申请了15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147枚二级铁十字为还在抵抗的德军授勋。不过美军的攻击更加猛烈,绝望的德军在亚琛国立歌剧院中顽强抵抗,而美军调来好几辆M12自行火炮进行直瞄射击,把歌剧院直接夷为平地。

最后的时刻

维尔克虽然在发出的电报中还在强调他将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然而守军只剩下最后几百人了,最终,他决定投降,德军派了两个美国俘虏打出白旗,在美军士兵的指引下到大红一师的师部,向美军投降。

进攻德国本土第一座城市:二战美军巷战战术剖析

穿过亚琛字样拱门的美军坦克

亚琛之战前后持续大半个月,美军前后投入十万兵力,德军则只有接近2万人。德军兵力不足,尤其缺乏炮兵和装甲兵。当然依托工事体系,不断地反击确实是有效的措施。美军则展现了出色的战场适应能力,不停地改变战术,扬长补短,最终依靠军力的优势获得了胜利。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