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才子文征明鉴赏


四大才子文征明鉴赏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四大才子文征明鉴赏


文徵明 秋山论道 立轴

估价: 120.00-150.00万

成交价: 506.0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北京)

拍卖日期: 2005-12-04

文徵明初期的作品,可以看见其纤细而精密记忆及有力的组织能力的表现方法。用普通线条的细心描写,不但很精致,一旦使用模糊的效果,在微妙的灰色部分就会生动起来。在纤细的小品《秋山图》里也可看到吴镇的影子;现存于上海的《天平纪游图》(1508年),即是用黄公望的格调。而代表性的《听泉图》里的敏锐和简洁,以及简拙的古风,都比较接近赵孟頫的风格。

此时文徵明的山水画有两种比较典型的风格:“粗文”和“细文”。他的粗笔山水主要取法沈周和吴镇,在粗简中表现出层次和韵味;细笔山水则取法于赵孟頫、王蒙,用笔细密,布景繁密。设色多以青绿重彩或间施浅绛绘之,清雅宁静,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文徵明性情温和儒雅,尤推崇秀润、细丽、含蓄的画风,作品以细笔山水为主。这与沈周的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明显不同。收藏界历来有“粗文细沈”之说,他的粗笔山水因数量较少而更受藏家钟爱。


四大才子文征明鉴赏


文徵明 戊午(1558年)作 松柏同春图 镜心


估价: 180.00-280.00万

成交价: 560.00

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北京)

拍卖日期: 2008-04-28


文徵明后期作品,将青绿法和浅降法结合运用。文徵明的青绿山水有两种,一种是较浓的,另一种是较淡的。前一种作品如《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春深高树图》、《晓春高树图》等,后一种作品比较多,如《兰亭序》、《雨余春树图》、《浒溪草堂图》等。文徵明在青绿山水的设色方面继承了赵孟頫的设色方法,赵孟頫的设色与宋代院画相比,已不是那种浓艳俗气的设色法,他本人也对宋人浓艳的设色方式大加批评,尽管如此,赵孟頫有些精工秀丽的青绿山水中仍有宋代院体画作浓艳的遗风文徵明是文人画家中非常重视色彩效果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设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明代青绿山水画的新风格。

从现存世的文徵明作品来看,以元四家笔墨为主要取法对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从绘画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文徵明对于元人笔墨和形式美感的研习是相当深厚的,元四家的各种笔墨特色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画中得到完美地承继与转化。


四大才子文征明鉴赏


文徵明 1552年作 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 卷

估价: 1,000.00-1,500.00万

成交价: 1,188.0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北京)

拍卖日期: 2005-12-10

文徵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

文徵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43岁应友嘱作《东林避暑图卷题诗》(现藏纽约美术馆)以黄山谷行书、狂草及苏体行书各书诗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十七行,体由山谷及狂素。50岁所作《草书卷》(现藏无锡博物馆)则是学山谷狂草《竹枝词》后有所得而拟其笔意所作。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则已脱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李登在此卷后跋云:书家拟仿,虽极品皆可致力,所谓步步趋趋,惟草圣如颠素不可拟仿,何?危波以纵逸。而以拟仿,神先乖隔。故能逼真,所谓飘逸绝尘而膛乎其后者也。

文徵明的隶书作品不多,但他颇为自得。文徵明的篆书与其他书体相比算是弱项。但在写篆书风气沉寂的明代,他的篆书仍是相当难得而珍贵的。《艺苑巵言》由于文徵明常书千字文作日课,故其篆书自有相当的基本功力。

历史上的文征明:

文征明生于1470年,死于1559年,明朝时期的人物。是长洲人现今苏州人。文征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才子。

文征明是一个官二代,家里是官宦之家,家庭因素的影响,文征明的目标也是当官希望能报效国家。文征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成功。到了晚年54岁的时候,被推荐去了翰林当官。58岁的文征明便被辞退回乡。仕途并不顺利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文学上,写诗画画作为了晚年的目标。晚年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创作上,把和当官有关的所有人都断绝了来往。

文征明是个不聪慧的孩子,但是他很勤奋。对于诗词歌赋没有先天的优势只有靠后天来弥补。上学时期,其他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嬉戏玩耍,但是文征明却在一边读书练习写字。融不进小伙伴的生活中,这让身边的人对他有了敌意,文征明话不多文文气气,然后又埋头读书给人一种书呆子的形象。埋头苦读的他没有才子该有的才气,给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之后文征明渐渐的被人家所佩服。

文征明是个长寿的人,辞官回乡的文征明活到了90岁,这期间30多年的时间文征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诗文书画,从一而终的热爱和奉献,让他在文学界有了德高望重的地位。文征明是明朝著名书法家。文征明小楷受到后人的喜爱,文征明书法有着唐晋两期的书法特色,又有文征明自己的书法特色,字体刚劲却又柔和,有江南美女的柔又有北方汉子的刚毅,这就是文征明小楷的特色。文征明小楷中有很多代表作,本人传颂一时,主要有《千字文》还有就是《琴赋》等。

文征明是著名画家。文征明的绘画风格偏向于中国山水图,主要擅长领域在山水画,人物画及梅兰竹菊等。文征明的老师有很多,最先跟着沈周学习,后来拜王蒙等人为师,后来专心研究有了自己的一个绘画风格。文征明的画风主要风格是粗和细,这两种对立的线条成就了文征明的画风。粗线条让其山水苍劲有力,细线条让其细腻,柔和,整副画卷都充满着情感。

这是明代大画家、诗人文征明的一阕《满江红》,写的是岳飞冤死之事。仅用93个字,真实、犀利、一针见血地说破岳飞风波亭冤案的事实真相,有情、有据、有理、有力,实乃论史之妙笔、千古之绝唱。这阕词矛头直指宋高宗赵构,把秦桧置于从属地位,确是一语中的,让人震悚。 上半阕指出宋高宗赵构对岳飞先倚重、后残杀的事实。从出土的石碑上还可以看到当初赵构为岳飞题写的“精忠岳飞”四个字。既然当初倚靠岳家军大战金兵,为什么还要加害于他呢?难道真的是打败敌寇、取得胜利,就该死吗?岳飞入狱后,大理寺官员都认为岳飞无罪。韩世忠质问秦桧时,秦桧的回答是:“其事体莫须有。”不久,未经审理,岳飞父子即被暗杀于杭州附近的风波亭处。忠臣良将已然被杀害,再说什么话也难以挽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