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可卿爬灰的,原本是贾敬,曹雪芹为什么换成贾珍?

《红楼梦》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人,就是宁国府的贾敬。他戏份不多,只是在城外的道观中炼丹修道,不理家事。其实,贾敬是整部《红楼梦》的关键,他与书中很多谜、很多大事有关。比如,爬灰事件,秦可卿的死亡真相,贾家的衰落等等。

与秦可卿爬灰的,原本是贾敬,曹雪芹为什么换成贾珍?

贾敬通过自己的努力,高中了进士,这是很不容易的。古人十年寒窗苦读,才能中个进士,所谓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而贾敬生在贾家这样的大富大贵之家,却能用心读书,还能高中进士,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可令人奇怪的是,贾敬中了进士后,他一不做官,二不袭爵,而是出家做了道士,这是为什么呢?这中间他经历了什么?顺着这条线索分析下去,我们能解开《红楼梦》的很多谜团。

贾敬这样一个富家公子,放弃优裕富足的生活,放弃辛苦考来的功名,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受了打击,要么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必须离开家族。小编认为,贾敬受打击是绝不可能的了,书中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来证明这一点。所以,贾敬出家做道士,只有一个原因,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无法在家族里继续生活下去,只得躲到城外的道观。

那贾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小编认为,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安排,爬灰的原本是贾敬,而不是贾珍。而秦可卿是贾珍的妻子,是贾敬的儿媳妇。贾敬高中了进士,要知道,贾家中进士的只有他一人。贾敬仗着这个资本,于是在家族里无法无天,肆意妄为,再加上无父母管束,就干起了爬灰的勾当,霸占了儿媳秦可卿,导致她上吊自杀。

与秦可卿爬灰的,原本是贾敬,曹雪芹为什么换成贾珍?

后来,儿子贾珍把这事闹腾了出来,请贾母出来主持公道。贾敬没了脸面,只好躲到城外的道观,让贾珍袭了官。还原了这个事实之后,《红楼梦》中的很多令人不解之处,就会真相大白了。比如,为什么秦可卿的判词里会出现贾敬的名字。

秦可卿的判词是: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的判曲是“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与秦可卿爬灰的,原本是贾敬,曹雪芹为什么换成贾珍?

判词显示,秦可卿是上吊身亡,还说造衅开端实在宁,就是说,贾家的败落是宁国府开的头。但是,宁国府原来是贾敬袭官当家,后来是贾珍袭官当家,那究竟是贾敬开头还是贾珍开头呢?

答案就在后面的判曲里。判曲里有一句话很关键:箕裘颓堕皆从敬。箕是一种生产工具,裘是皮衣,这两样东西制作技术是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后来便用箕裘代指家业代代相传。而贾敬不守家业,不学好,所以说是“颓堕皆从敬”。这说明,贾家的败落,是贾敬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那么问题就来了,与秦可卿爬灰的,明明是公公贾珍啊,为什么在她的判曲里不说贾珍,反而提到了贾敬?因为曹雪芹的本来设想就是贾敬与秦可卿爬灰。贾敬无法无天,无人管束,其实,把“宁国府翻过来”的,不是贾珍,而是他爹贾敬。

他与秦可卿爬灰,只是他所做的坏事之一。只不过后来,曹雪芹出于某种原因,把无法无天的人换成了贾珍。但是,这就留下了一个BUG,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书中的贾珍,除了喜欢女人,并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有情有义,家教也严,忠孝都可以,比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可强多了。

与秦可卿爬灰的,原本是贾敬,曹雪芹为什么换成贾珍?

另外一个BUG呢,本来是贾敬做族长的,但是曹雪芹后来不得不让贾敬出家做道士,那么只好让贾珍当族长。而贾珍当族长,其实是不合礼法的。

在封建社会,通常族长这个位置都是德高望重,或者家族里权利地位最高的那一房做的。无论年纪还是资历,都轮不到贾珍,应该是贾赦才对啊。皆是因为曹雪芹的设计临时改动,才会留下了这个BUG。大家觉得,小编的推断有道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