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1

新的一年才剛開始,就發生了一起令人扼腕痛心的意外事故。

1月3日清晨6點多,浙江嘉興的一對父母一覺醒來,發現趴在身邊的兒子浩浩一動不動,趕緊撥打120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可孩子早已“紫掉”、“心跳呼吸都沒有了”,醫院也無回天之力。

就在幾天前,年輕的父母還剛帶孩子拍完百日照。

因為天氣轉冷,父母擔心孩子太小,受不了這冰冷的天氣,決定晚上讓孩子和他們一起睡。

白天要照顧孩子,晚上還得陪睡,半夜還要給小主子餵奶。

折騰了一宿,喂完最後一次奶,媽媽把寶寶放進自己的被窩裡哄睡著,自己也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睜開眼,突然發現,身旁熟睡的孩子異常安靜,不吵不鬧、趴在那一動不動。

怎想到,孩子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可憐的孩子,連戶口都來不及為你辦,今天卻要陰陽相隔。

心都碎了!父母的過度擔心和保護,沒想到卻親手葬送了孩子的性命!

為什麼會這樣?

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醫生解釋,晚上睡覺孩子捂得太緊,呼吸容易壓住,這種現象在醫學上,叫“蒙被綜合徵”,也稱捂熱綜合徵。

它多發生在1歲以下的孩子,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

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成人大,因此,散熱也比成人快。

捂得過久或過度保暖,孩子身體周圍的溫度會急劇上升,而包裹太多會使機體處於高熱狀態,人體就會通過出汗和加速呼吸來加快散熱,耗氧量增加。

如果孩子無法及時獲得新鮮空氣,就容易導致缺氧。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是兒科最常見的危重急症。

一旦發生,輕則造成嬰兒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症狀,重則導致缺氧而發生驚厥、抽搐或昏迷等症狀,甚至引發突然死亡。

僥倖存活下來的孩子,大多也會遺留嚴重的後遺症,多表現為:智力低下、癲癇、語言障礙、腦癱。

回想自己剛生完孩子那會,也差點遭遇“蒙被綜合徵”。

兒子在1月份出生,剛好是天氣轉冷的日子,滿月去醫院體檢,為了不讓孩子吹風受寒,我和媽媽把他的手、腳、臉蛋全都裹上,只露出兩隻眼睛。

心想,這樣總不會讓風吹進去了吧。

進到新生兒體檢科,醫生見我懷裡抱著一個大包裹,打開一條絨毛毯,再解開一條包被,終於露出了個小腦袋。

而孩子身上還穿著厚厚的棉衣,手和腳都套著棉套。

醫院裡好多小孩都這麼包著,我們也以為這樣做是對的。

可孩子兩眼直愣愣的,把醫生給嚇了一跳。

醫生摸到孩子全身汗,趕緊將釦子全部解開,邊叫我們拿毛巾給孩子擦乾汗水,邊嚴厲斥責我們無知:“差點把孩子悶死。”

“孩子沒你們想象的那麼怕冷。這麼捂,不僅不利於運動發展,還容易捂出‘蒙被綜合徵’,引起窒息死亡。”

聽了醫生的嚴肅警告,我倆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給孩子穿太多、捂太緊。

真的,蒙被綜合徵,就在你我身邊。

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和死神擦肩而過。

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2

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就將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

只因為這四個字:“怕孩子冷”。

回想一下這4件最容易造成嬰幼兒缺氧“中暑”的事,你是不是曾經也做過?

1、 睡覺蓋太多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太小,一個人睡不暖和,就會給孩子穿厚厚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睡覺。

這樣很容易矇住孩子的口鼻,加上被窩內缺乏新鮮空氣,更容易引發缺氧、窒息。

兒科醫生指出,嬰兒機體還沒有發育完全,自身無法調節體溫,又還沒有能力掙脫束縛,更不會呼救。

一旦發生意外,極其容易被家長忽略而引發悲劇。

“上半夜11點餵過奶,後來自己睡著了。醒來時,發現寶寶全身冰冷、一動不動。”

2018年2月凌晨3點,寧波一位年輕媽媽嘴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

而她剛滿月的兒子,卻因患上蒙被綜合徵搶救無效,永遠離開了人間。

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帶孩子真的是一件極細緻的活,連睡覺都被死神窺視。

2、 和寶寶同睡

母嬰同床,對於孩子來說,大人身上散發的熱量,相當於一個大火爐子。

此時還讓孩子穿太多,包太緊,更熱得不行。

再者,孩子體積小,父母一個翻身,可能就會壓住孩子,另外,大人床上的枕頭、毯子、被子等用品,也可能會蓋住寶寶的口鼻,導致窒息。

所以,不管從哪些因素看,父母跟孩子同睡,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3、 發燒捂汗

以前,只要孩子發燒,老人就喜歡“捂汗”,認為只要孩子“捂”出一身汗,再睡一覺醒來,發燒就好了。

這個傳統的“民間偏方”,簡直愚昧至極!

孩子發燒,本身體表溫度就比正常值高,此時再捂汗,孩子身上的熱量無法散發出去,就容易引起高熱反應,引發蒙被綜合徵。

4、 穿得太多

同理,給孩子穿太多,也可能會導致蒙被綜合徵。

前段時間一名2歲左右的小孩在網絡爆紅,孩子全身上下被裹得嚴嚴實實,只有眼睛露出一條縫。

這一身厚重的“鎧甲勇士”造型,被網友瘋狂轉發:本以為那只是30年前自己的遭遇,沒想到現在依然流行……

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看著孩子跌跌撞撞的步子,我的胸口似乎也壓上了千斤重。這麼捂,沒病也得捂出病啊!

冬天一到,家長們恨不得給孩子戴上帽子、圍巾、口罩、手套,全副武裝,才放心。

但是孩子正處於快速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

穿得過多,身上的熱量無法散發,容易造成體溫過高,導致“捂熱綜合徵”。

孩子活潑好動易出汗,千萬別給孩子穿太多。

以上都是極其容易引發蒙被綜合徵的幾種現象,“蒙被綜合徵”的黃金搶救時效以分鐘計。

作為家長,平時應多觀察、多留意孩子的精神狀態。一旦發現以下幾個明顯症狀,一定要迅速送往醫院救治,以免耽誤搶救時機。

  • 身體發熱、臉部發紅
  • 煩躁不安、哭鬧不止
  • 臉色發白、嘴唇發紫
  • 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 拒奶嘔吐、頻繁抽搐

3

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預防蒙被綜合徵呢?

記住“3不要1及時”口訣:

1、 不要和孩子同睡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寶寶出生,就讓他單獨睡嬰兒床,並且推薦把嬰兒床放在父母床邊,方便隨時查看和餵奶。

孩子睡覺的時候,儘量穿舒適的貼身衣物,穿上睡袋,比蓋被子更安全,也不需要枕枕頭。

2、 不要過度保暖

1歲以前的孩子大多還不會表達,很多家長糾結到底該給孩子穿多少才合適。

洋蔥穿衣法是目前比較推薦而且實用的一種穿衣法則。

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洋蔥穿衣法,顧名思義,就是一層一層給孩子添衣物,方便穿脫。尤其適合現在天氣多變,晝夜溫差大的季節。

我和孩子回廣西過年,早上起來只有6-7℃,到了中午可升至約20℃,到了晚上又開始起風轉冷到5℃。

用洋蔥穿衣法,正合適不過:裡面一套純棉秋衣褲,加一件毛衣,外穿一件棉外套和厚褲子。

出去帶一件馬甲,熱了就把外套脫了換上馬甲;中午最熱,再把馬甲脫了。

這樣一件一件增減,避免了忽冷忽熱引起感冒,又不會導致出太多汗,將內衣浸溼。

很多老人摸到孩子的手冷,就想給孩子添衣服,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嬰幼兒血液循環發育尚未完全,手腳離心臟最遠,所以手腳體表溫度偏低。

判斷孩子冷熱的正確方法,應該是摸後脖頸:

後勃頸乾燥溫暖,就是合適的;如溼潤黏糊,說明穿太多了,需要在擦乾汗水後,適當減衣;如感覺不暖,甚至有些涼,說明需要加衣。

3、 不要覆蓋任何東西

去年12月初看到一個新聞,4個月大的男嬰小杰被送進了順德兒童重症醫學科病房,“兇手”竟然是一塊口水巾!

只離開不到半個小時,爸爸回到房間就發現,小杰的臉不知什麼時候被口水巾蓋住了。

當時,小杰已失去了意識,呼吸微弱,面色發紺,四肢鬆軟,口水巾上還有血跡。

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孩子因為口鼻被覆蓋引發缺氧,出現“蒙被綜合徵”。

蒙被綜合徵:“孩子差點死在我懷裡”

冬季,這個“殺手”真的很冷!

平時一定不要為了保暖,將孩子的頭矇住,更不要在寶寶頭上覆蓋紗巾、毛巾等物品。

美國兒科學會也指出,不建議在嬰兒床加裝任何東西,包括床圍、被子、枕頭等,也不能放毛絨玩具、尿布、毛巾等鬆散的床上用品,以防孩子意外窒息。

4、 及時處理

孩子玩鬧易出汗,建議隨時備著兩條隔汗巾,及時為孩子擦乾汗,墊上隔汗巾,孩子不容易感冒發燒。

萬一發現孩子出現蒙被綜合徵,一定不要驚慌失措。

為贏得搶救時間,要立即進行緊急處理:立刻清除口鼻分泌物,鬆解衣釦、減少包裹、擦乾汗水,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誰都不希望悲劇發生,但一定要有危險意識。

天氣忽冷忽熱,作為孩子的第一守護人,我們絕不希望孩子被感冒、發燒之敵入侵,更不願意被另一個死神“蒙被綜合徵”盯上。

希望更多的爸爸媽媽能知道這一“隱形殺手”,提前做好預防,及時處理急救,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

親寶寶在此提醒您:

保暖千萬種,安全第一重。

遭遇蒙被徵,親人兩行淚。

親寶寶APP:一家人的親子空間,千萬家庭的選擇。懷孕、育兒必備,輕鬆記錄寶寶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