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屈原一生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悲憤情懷,他不願讓自己高尚的品德沾染不潔的汙穢,他鬱鬱寡歡,不得志,他是楚辭的創立者,被後人成為詩魂。

屈原是楚國人,早年間足智多謀,從小就喜歡讀書,他出生在貴族當中,可是小時候生活在普通平民百姓的家中,所以他十分理解和同情貧苦的百姓,他的善良讓他從小就知道幫助他人,並做了許多好事,這也使得他在百姓當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積累了很好的口碑。

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這位詩人不僅僅是在文字上體現愛國的表現,同時他還被楚懷王所喜愛。他多次出使齊國,天天忙於楚國的內政和外交工作。在公元前318年,五國一起攻打秦國之時,他也隨軍一起前往為之出謀劃策。

屈原這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共被放逐過兩次。因當時楚國內部有一些佞臣,子蘭一班的貴族們,不喜歡屈原,屈原在楚懷王的面前把他們的風頭搶走了,子蘭貴族們出於嫉妒和憎惡,經常在楚懷王的面前挑唆兩人關係,冤枉屈原把持朝政。楚懷王相信了小人的讒言,漸漸對屈原疏遠,使得兩人的關係變淡,屈原逐漸的不再被楚懷王所喜愛。恰逢此時,張儀被秦王所重用,張儀認為現在打破六國聯盟是最好的機會,他便出使六國,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使得六國聯盟解散。屈原多次勸阻,都無功而勞,因小人的讒言第一次被放逐在漢北一帶。

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第二次的放逐是在296年,當時的楚懷王已經死在了秦國,屈原被免職,放逐在江南。這次的放逐已經讓屈原傷心之至,對國家已經失望極致。放逐的十六年間,他不間斷的創作出大量的文學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抒發自己的想法。最終在楚軍大敗的情況下,他帶著對楚國失望透頂的心情,跳下了汨羅江。

屈原在楚國因為為人、為官都十分優秀,所以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導致百姓們對他去世後的懷念,以至於現在人們還在緬懷。我們現在過的端午節,吃的粽子,傳聞是因為紀念屈原而來。百姓們為了緬懷屈原,害怕江中的魚蝦蟹傷害屈原的屍身,便拿飯糰來投餵水中的魚蝦,希望水中的魚蝦只吃飯糰,而不糟蹋屈原的肉身。

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裡夢到屈原,就問他:“百姓們給你送去的飯糰,你吃沒吃到啊?”屈原答到:“謝謝你們送給我的飯糰,可是這些已經都被魚蝦給吃掉了。”老人又問:“那你怎麼才能吃到呢?”屈原說:“請你們幫忙用把飯糰用艾葉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粽子,它們看見就不會吃了。”

於是,人們就按照屈原說的,把飯糰用艾葉包起來,做成稜角形狀。接著,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特別感謝大家給我送來這麼多吃的,已經吃到了,但是大多數還是被魚蝦蟹吃掉了。”老人再問屈原:“那怎麼辦啊?”屈原說:“以後你們送粽子的船舶可以裝飾一下,扮成龍舟的模樣,它們害怕龍王,這樣他們就不敢吃了。”這一習俗已經有兩千多的年的歷史,這不僅僅是懷念屈原本人,也是紀念屈原的愛國主義情節,宣傳民族文化最好的途徑。

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是呀,每個人都會說前方道路不明,我們還需要繼續追尋與探索,每個人都知道浪漫主義,每個人也都會過端午,但是又有誰,能夠真正的理解屈原呢,“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誓言。而現在,又有誰可以做到呢?

回首這幾千年來,從古代文明的興起到民不聊生的近代災難,從百廢待舉的新中國到鬥志昂揚的跨世代,一個一個崛起,一個又一個個繁榮,古代文明被一代代的龍的傳人所發揚,從三皇五帝至辛亥革命,從開創秦國到西漢文帝、景帝,還有一代代的盛世,都在上演著一幕幕璀璨燦爛的詩篇。

屈原:威武不屈,堅持節操,一位青史留名的愛國詩人

小編認為,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應該感謝創造這一切的先知哲人,我們以史為鑑,讓屈原的愛國精神發揚下去,帶著這中華精神,民族魂魄,造就出絢爛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