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叛逃美国的苏联飞行员是否遭到了苏联的暗杀?为什么?

De-zhong


1976年的9月6日,一架来自苏联的飞机,缓慢的降落在了日本机场。难道是飞机出现了紧急事故?选择在日本迫降?


▲冲出跑道的米格25

当时日本官方人员也是这样的想法,按照通常情况下的惯例,一般会把飞行员连同飞机送回国家。

但是这架飞机的驾驶员别连科,却是非常坚定的表示:我是主动降落在日本的,请你们立刻帮我联系美国代表,我要和他们讲话。

在经过短暂时间的密谈之后,别连科连带着他所驾驶的飞机,被带上了前往美国的邮轮之上。别连科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会叛逃苏联?

其实别连科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是苏联的普通飞行员。可能是某个人的丈夫,是某一个老头老太太的儿子。如果放在苏联,是那种放在人群当中都找不见的人。

不过他所驾驶的飞机并不简单,名字是米格-25P。它代表着当时苏联最先进的飞行技术,也是苏联当时水平下制造的最先进的战斗机。


它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三马赫,理论上可以躲避当时世界上所有等级的导弹。因此在被制造之后,就带给了美国很大的恐慌。

当时正处在冷战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地海空的任何方面,双方都想老大。当美国人绞尽脑汁的想知道米格25p的信息的时候,别连科却主动的送了上来。

他的这一举动也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最直接的就是苏联所有战机改变了敌我识别系统,同时也连带着几十名负责人因此下马。

进而当时很多接了制造单子的工厂,不得不停下来整顿。甚至有人说别连科此次的叛逃行为,有可能让苏联的空军倒退10年之久。

有关于别连科为何叛逃,谁也说不清楚。不过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个叛逃人物。
▲别连科

首先对于美国来说,他是一位功臣。但是因为来自于老对手苏联,所以美国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但确定他不是扮演双簧的时候,才渐渐开始加强了对他的保护。

对于苏联来说,当得知别连科叛逃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想出动克格勃,对他展开暗杀,以此避免更多的消息泄露。

克格勃是苏联的情报机构,和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英国的军情六处、以色列的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在苏联解体之后,改制成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和我们的军统局一样,在获得情报的同时,也担负着暗杀工作。到底有没有派遣这个组织前去暗杀别连科,其实苏联一直没有对外公开。

但是根据他之前的行事风格,暗杀肯定是去了,但是显然没有成功。因为当时的别连科对于美国来说,显得尤其的重要,因此对他保护也特别严格。


别连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曾经获得一大笔的奖金。可惜并没有机会花出去,因为他一直在美国的监控下面。

后来美国又花了5个月的时间,从他嘴里面知道基本上他所了解的所有事情。不过从此之后,别连科也就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他的保护,否则以后谁还敢“投诚”过来。

尽管如此,别连科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每天都要提心吊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此他隐姓埋名,从此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消息,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不过对于苏联来说,等到5个月一过,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暗杀的价值了。所以苏联也就放弃了此次暗杀行动,等到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就更没有必要了。


史之策


说出来你都不相信,叛逃的飞行员,居然还成了苏联英雄。

1976年,苏联外交部专门在莫斯科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表彰了在日本迷航迫降的被俘英雄飞行员——别连科。

其妻子在现场泪流满面的读了其写给丈夫的信,场面一度失控,感人肺腑。

(别连科妻子发布会上感人肺腑的讲话)

如果没有下面的故事,那将又是一个英雄的诞生,可惜没有如果。

开记者会表彰的英雄飞行员叫别连科。是米格—25战斗机的飞行员。

苏联最新研制的米格-25"狐蝠"战斗机投入使用,美国人对其望眼欲穿,想要获取具体信息。但是苏联一直保护的很好,美国为此绞尽脑汁,也一无所获。

直到1976年9月6日,一个叫别连科的飞行员,主动开着一架米格——25,降落在日本的民用机场。当时就被日本民众包围了,无数的记者采访拍照。情急之下,别连开用手枪暂时控制住了局面。然后日本军方随后介入,外务省全面动了起来。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个苏联飞行员肯定是迷航迫降,出事了。但是随后,别连科居然说自己是自愿飞到这里,还让日本人帮忙看好飞机,帮自己联系美国人。他安安稳稳的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被送到千岁空军基地,明确表示要申请美国的政治避难。

(米格——25)

美国人当时也是懵的,想什么来什么。本来只想要点情报,结果直接送过来一个豪华大礼包,连实物都有了。肯定是当成宝贝,连夜对飞机进行研究。

与此同时,苏联还蒙在鼓里。

苏联只知道他们有一架米格——25失联了,当天还派了点人去看看,没找到也就算了。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别连科同志。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据他的讲述,他把飞机开到了离地面只有35米的高度,以此来逃脱苏联雷达的探讨,在飞机燃料块用尽的时候,还躲过了美国北海道空军基地的拦截,降落在了日本。

苏联知道这个飞机降落在了日本,但是不知道具体情况。与此同时,马上在莫斯科举行记者会,追到别连科,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场闹剧。

苏联这个时候也没闲着,还派了克格勃去“解救”飞行员。克格勃人员费尽千方百计,终于在美国人的监视下见到了别连科,刚表明身份,说完义正言辞的话语,表明不追究任何责任,还有嘉奖。结果别连科居然主动承认了叛国,克格勃特工都惊呆了。然后用别连科的妻子家人来威胁他,结果彻底把别连科推到美国的阵营里。

(别连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苏联飞行员开着飞机直接叛国投敌的不少,但是大多是为了钱,为了更好的生活。只有这位别连科,有点例外。他是因为实在受不了自己妻子的种种行为,天天与之争吵,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开着飞机投敌。当克格勃用他妻子来威胁他的时候,他彻底绝望了。更加坚定其叛国的决心。

后续

苏联有没有追杀别连科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毕竟做了坏事,心里有鬼。别连科就开始四处隐姓埋名,变换着不同的身份。期间,还有以假死来迷惑外界。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别连科全名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1947年出生,于1976年驾驶当时苏联最先进截击机米格-25叛逃往日本,随后去美国寻求政治庇护,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蒙受的军事技术损失是无可估量的,因此曾轰动一时。


由于米格-25属于当时全世界唯一一款超音速战机,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3马赫,而作为当时导弹的最高速度也才2马赫左右,速度跟米格-25战机比起来只能是望尘莫及。米格-25战机的出现,令冷战中的美国军方一度产生过恐慌。可是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连科却驾驶着米格-25叛逃了,对于美国军方开说,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从此让苏联在战机制造方面的优势荡然无存。

别连科的叛逃,牵连到他所在部队几十名军官下岗和裁员,以当时苏联特工组织“克格勃”无所不在的能力,也不止一次蒙生过刺杀别连科的念头。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对于一名已经被美国挖空机密情报的叛逃者,而变得没有太大意义,从而放弃了对他的追杀。

但是在别连科叛逃之后的日子里,用“等待死刑总比死刑更可怕”来形容太恰当不过,让别连科时刻活在恐惧之中,也是对一名无耻的叛国者最漫长的惩罚。


老兵带我学军武


死的大部分都是知名度不高的,像驾机叛逃者一般都会造成轰动,美国方面保护很严密,想杀非常不容易。而且飞行一旦叛逃成功,危害就已经造成了,本人掌握的秘密也基本泄露了,花大力气冒风险已经不值得了。军方不愿意为了这样没有价值的人再出什么麻烦,多半过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

但苏俄对一种人几乎是刺杀的,就是叛逃的情报人员,情报人员叛逃造成的危害不仅巨大,而且是永久性的,只要他活着就可能继续造成危害。因为特工人员不仅知道很多具体情报,还非常熟悉自己国家情报机构的运作方式,认识很多原来的同事。

冷战期间飞行员叛逃时间,最后基本都是沦为政治口水仗,别连科叛逃时苏联住日本大使去会见过他,方面威胁道:叛徒,我们会抓住你的! 后来慢慢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雯臣


苏联克格勃对叛逃人员下手还是挺决绝的,但成功率也不高,美国中情局的手段也不低。苏斯洛夫(化名),维克多别连科等不少人是没死的,死多了谁还敢叛逃,别连科在苏联解体后还回到过俄罗斯


维克多崔


可能会!就如美国会暗杀斯诺登一样,虽然斯诺登揭露了美国的犯罪事实,但犯罪分子(美国)却要暗杀斯诺登英雄...


刘阿狗


叛逃被杀有一定的正义性,为保住国家的机密,叛逃者对国家危害很大,有的会导致亡国,所以我认为杀死叛徒有正义性。


丫蛋59579135


暗杀是为了阻止泄密震慑国内有一样想法但还没行动的人员但飞机已经被美国拆解研究透彻驾驶员这么长时间肯定也说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换取赏金再暗杀也只是领导人心中的仇恨罢了时间一久就放下了


星辰懿


现在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