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策》中的战略奇策,是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吗?

maggie潘


《隆中对》当然肯定是诸葛亮一人所策划的,虽然有徐庶,司马徽的先后推荐,但是,诸葛亮又不是未卜先知,他哪里知道谁会来请他出山?又如何提前为刘备,量身定做一套战略计划《隆中对》呢?举个例子,如果是三顾诸葛亮于茅庐的是曹操或者孙权,而非刘备,那还是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击中原的事吗?无论是先夺取荆州或者益州,都得重新规划了。所以,诸葛亮必定是根据平时对形势的掌握,在刘备找来时的几天,一气呵成定下的《隆中对》。



但是,要说《隆中对》都是出自诸葛亮的智慧,也不对。因为,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策划,必须通过交流,了解当前的形势和参考前人成功的案例。古代资讯不发达,诸葛亮也必须和四个好友崔州平,石广元等人,以及亲朋的交流中,互通有无,也许对他的助益也不少。而前人的案例中,刘秀从河北发迹,当时袁绍已亡,不合适。因此,只能从刘邦的案例来参考了,连《隆中对》自己都说了“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所以,《隆中对》不止诸葛亮一人智慧,也带着前人的成功经验,而诸葛亮在平时的治学,研磨韬晦的过程中,也是熟读史书,才有“管仲,乐毅”之比。



只是,光有《隆中对》战略策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如何施行的问题。当时,刘备寄寓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资本有限,又年事已高,却一事无成,要咸鱼翻身,谈何容易。所以,刘备要达到《隆中对》提到的占据荆州,益州,两路北伐的基本条件,还有很大的距离,更何况,曹操当时已经逼近荆州了。可惜,刘备不听诸葛亮之言,没有趁刘表去世,攻入襄阳拒守,提前控制荆州。结果,刘备连江陵都不得入,失去控制荆州的最佳机会。搞得日后还要向孙权借地,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拖慢了下一步夺取巴蜀,汉中,关中的时间表。



但是,诸葛亮最后还是让刘备翻身了,并且初步实现了《隆中对》计划开启的基本条件,即控制益州和荆州五郡。这里最关键就是,诸葛亮下了一步棋,让刘琦,关羽驻守夏口重地,并让被曹操追击得一败涂地的刘备,依靠这块小小的地盘和区区二万军队为资本,和孙权达成了联盟,合作了赤壁之战,这也是刘备发迹的开始。所以,单从结果论,《隆中对》至少让刘备不再寄人篱下,并指导蜀汉建立了基业,这是诸葛亮的智慧。在施行过程中,利用刘琦,关羽占领了关键节点,更是诸葛亮的智慧。


大飞熊骑士


《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直到第三“顾”时,诸葛亮为之感动,并向刘备谋划了三分天下、再图中原、复兴汉室的“隆中对策”。

“隆中对策”出自诸葛亮之口,但不能说是他一人的智慧。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战乱频仍,而荆州未遭其害。因此,中原名士为避战乱,大量流寓荆州,史称“士之避难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加之荆州本身人才辈出,荆襄之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名士大家和地主阶级中青年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政治集团。其中像庞德公、司马德操、黄承彦、徐庶、庞统、诸葛亮等,都是云集荆州名士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些人时常聚会,纵论天下大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则是荆襄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比如庞统就曾为刘备献策:当今天下,东有吴孙,北有曹氏,只有先得益州,方可权定“鼎足之计”。

当时除诸葛亮以外,其他名士也都在按照各自的处境和政治视野,观察时局动态,探测发展前景,谋求自身出路。早在诸葛亮“隆中对策”之前,鲁肃就向孙权献策: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一时难以除灭,“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他还建议孙权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另据《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引资料:东汉末年,东吴的甘宁、周瑜,荆州的庞统,刘璋谋士法正等人都有过“三分天下”或“攻其一足”以图天下之论。

可以这样说:“隆中对策”不是诸葛亮一人的智慧,但也不能否认是诸葛亮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当时形势,作出了“三分天下”的正确判断。


一眼千年58


隆重对策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刘备三顾茅庐之时,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内容。此时戎马半生、前途未卜的刘备,怀着忐忑的心情,问计于尚且年轻的诸葛亮,而诸葛亮的一番对答,打消了刘备全部的顾虑,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即使后世对“隆中对”质疑颇多,但是都无法抹平它的伟大,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用结果反证它的错误,是不公平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已经基本荡平北方,东吴经过三代经营坐稳江东,汉中、荆州和益州尚且稳定。诸葛亮足不出户,就提早为天下划定三分,并且有自信辅助寄人篱下的刘备完成这一壮举,需要何等的眼界和魄力?

至于计策是否全部出自诸葛亮,这一点无从考证,只能推测一二,疑点在于是否抄袭他人,或者有他人帮忙。

是否抄袭?

其实早在隆中对提出七年以前,鲁肃就曾像孙权提出过类似的战略构想,名曰“榻上策”。鲁肃指出,汉室难复,应当坚守江东,待天下有变,先取荆州,再夺益州,站稳长江以南,伺机图取天下。可惜孙权当时并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最多只是想行齐桓、晋文之事。鲁肃见这一战略构想难以实现,进而又改变策略,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并制定了“联刘抗曹”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曹操对此战略极其忌惮,终其一生未敢再下东南。

那么隆中对是否抄袭了“榻上策”?不见得,当时的“榻上策”属于高层次对话,记录于史册,不会轻易被流传出去。况且鲁肃的这番言论并未被孙权采纳,还被老臣张昭斥责,更没有必要拿出来宣扬。


是否有人协助?

如果说协助,那自然就是诸葛亮的师承和朋友们。

关于师承,坊间传言是司马徽,对于师傅而言,如果弟子没有过人之处,是不会推荐给别人的,司马徽还不至于让徒弟拿自己的作品去别人那里献宝。

关于朋友,史书记载是徐庶、崔州平等人,崔州平等人的没有出仕,应该没有闲心关心国家大事。至于徐庶,如果看好刘备的话,就不至于一去曹营而不回。只有诸葛亮,经过缜密的分析,不仅制定了天下大计,同时还选定了刘备。


26岁的诸葛亮,没有资历,没有名气,所谓的“卧龙”称号,除了司马徽和一众好友,可还有其他人知道?即使是刘备,也是在进入荆州几年后才从司马徽口中听到这么个人物,听说了也没太在意,后来徐庶亲自去推荐才引起刘备的注意。诸葛亮想要一鸣惊人,只能烧刘备这个冷灶,曹操和孙权都不需要一个年轻人指指点点,刘表刘璋都没有野心对外扩张。

于是诸葛亮根据刘备当时的境遇,为其量身打造了“隆中对策”,果然深深吸引了刘备,两人一拍即合人,共谋大业,诸葛亮也就此一跃成为刘备集团核心人物,不需要摸爬滚打的往上爬。

“隆中对策”,正是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投名状,在后续的发展中,诸葛亮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践行自己的对策。

因此,以诸葛亮的作为和智谋,完全有实力单独制定“隆重对策”,无需他人协助。


尹禾


关于《隆中对》,历史上是给予极高评价的,与诸葛亮的《出师表》不相上下,《隆中对》到底是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这到无法考证,因为孙权成为江东实际首领后,因为要面对北方实力雄厚的曹操,鲁肃就曾提出相似建议,意思将荆州借予无处安身的所谓皇叔刘备,用刘备微薄之力去分化曹操的注意力!

所以说诸葛亮是否借鉴了鲁肃之言也无实证!

其时的刘备,将不过关张,卒不超五千,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一支力量,可以说当时他借了关张两位弟弟武艺高强的光!诺大的天地竟无立足之地,一会依附于曹操,一会投奔袁绍,一会投奔刘表……犹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而此时的诸葛亮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出道之机,像同时期的徐庶早就闻名于世,而他却自诩管仲乐毅,美其名曰没有遇到明主!直到徐庶离开刘备之际极力推荐所谓的“卧龙”,才引出了刘备“三顾茅庐”,以及“隆中对”的出世!诸葛亮此时纵论天下,指点江山!提及三分天下,以后图谋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其实这只是诸葛亮个人的一厢情愿,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以刘备的性格与实力,是无法与当时雄霸长江以北的官三代曹操抗衡!也无法与经营盘踞了三代的官二代,富二代孙权相提并论!所以,刘备此时最大的愿望能有一栖身之所,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就足矣!关于恢复汉室,目前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

诸葛亮此时适时的侃侃而谈,富有独特感染力的《隆中对》演讲,无异于向处于人生低谷的刘备投了“投名状”!刘备也同样也感觉到诸葛亮是一个旷世奇才,犹如自己的救命稻草!因此惺惺相惜!诸葛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跨入三国期间高层CEO的行列!随着诸葛亮的出山,波澜壮阔的三国史诗开启了影响后世的巨型画卷……


晓双侃历史


这个必须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啊。

这是战略层面的东西,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战略,而后国家才知道劲往哪里使。所以刘备有了诸葛亮以后才能找到立足之地。

但是应该是有参考别人的意见,或者说是在和其他人沟通的时候突然想到的。这个其他人可能是徐庶,可能是他老丈人,等等。

至于其他人想到的,那隆中对的时候没有他在场啊,并且他会跑到乡下给一个年轻人讲这个想法吗?


朝夕五秋


南北朝的时候,射雕都督斛律光感慨西魏的战略优势,通鉴说"关西前得巴蜀,又畛江陵,业建瓴而用武,成并吞之壮气"。这就是诸葛亮隆中对实现的现实场景,而北周-隋正是依靠此形势一统天下。

诸葛亮真的是伟大的战略家,跨有荆州是为了将来压服孙吴,夺取关中是为了击败曹魏,而关中是战略的重点。承载这两个方向的大后方,就是益州,汉中。只是先有关羽之冒进,刘备之丧师,后有诸葛亮之夭寿,天不假年。如果淮南三叛之际,诸葛亮还活着,隆中对说不定就实现了。


自强书院


提问题的小编是不是觉得诸葛亮的《隆中对》不是他本人的原创发启人?你是不是觉得另有其人?诸葛亮是借用别人的笔墨和智慧偷袭或者弓用而来的?西汉未年公孙述手下的大谋荊邯向公孙述提出的,东出荊门,拿下襄阳,一路北上拿下关中的翻版吧!


人间正道陈德立


隆中对里的策略完全是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设计出来的。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祸患,徒耗了多少生命与财物。纵观其一生,他也没有制定出一个恢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大战略,基本上是为了转移蜀国国内矛盾,维持蜗居一隅的现状。三国时期的蜀国犹如现在的台湾。只能维持现状,并不能有更大作为。


渔岸踏歌


其实在当时的东吴也有鲁迅版的《隆中对》


历史人文之窗


现在遍地媒体,手机电脑,八层中国人还不知道南方北方究竟是怎么回事,诸葛亮在那个年代,就能预到三分天下,这是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