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光绪帝根本没看,跟变法也没啥关系

甲午战争惨败对清朝打击很大,慈禧决定让光绪帝亲政,并且主持变法,整个官员群体基本对“变法”达成共识。

就在李鸿章去签《马关条约》之时,康有为到京科考,在阴暗的小旅馆里,他用了一个晚上,写了一万多字的《上今上皇帝书》。既然“变法”已是全国共识,他写得比较激烈,甚至警告光绪皇帝:如果再不改变,到时候您别说做皇帝,只怕做一个普通百姓都不可能(求长安布衣而不可得)!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光绪帝根本没看,跟变法也没啥关系

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他联合全国18个省的举人签名,然后发动他们在京城里到处找大官们投递,以示这是天下读书人的心愿。但很多官员没敢收!当时清朝媒体已经相当发达,某个小报在报道这个社会现象的时候,用了“公车上书”这个词。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光绪帝根本没看,跟变法也没啥关系

读书人受朝廷尊重,在封建社会,为了收集读书人的意见,朝廷就派出很多牛车往来于城乡,这种牛车有专门的经费供养,所以叫公车,由此产生的消费叫“公车消费”(现在还用),“公车”也指关心天下大事的读书人。

甲午战败,给朝廷上书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考证,跟康有为同时上书的,至少有十几起,媒体用“公车上书”说的是这种社会现象,而不是康有为上书这件事。事实上,康有为的上书刚写好,就传来他中举的消息,为了仕途,这份上书他没有签名。虽然有媒体宣传,但是光绪帝并没有看到康有为的“书”,所以影响很小。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光绪帝根本没看,跟变法也没啥关系

后世把“公车上书”当成康有为的专利,主要来自于康有为、梁启超的回忆录,因为他们俩名气很大,各种史书也让他们成了“公车上书”代名词。

公车上书后的康有为,不断写文章、搞演讲,在媒体上曝光,名声越来越大,还组建了强学会。朝廷一直酝酿变法,很多官员加入了康有为的强学会,据说李鸿章也想加入,被狂妄的康有为拒绝(他认为李鸿章是签《马关条约》的汉奸)。袁世凯没有加入强学会,但是捐了500两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