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重視了,讓孩子自信起來

孩子正常的心理狀態就是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孩子不會產生自卑心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但是有些孩子表現得就有些自卑,覺得處處不如人,心理有陰影,通有有三種表現。

1、不喜歡同人交流,比較自閉

家裡來了陌生人,孩子不喜歡打招呼,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出門,怕與人交談。一般孩子都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交往,而孩子在學校裡朋友很少,不喜歡和小朋友做遊戲,交流溝通。家長要了解一下情況,是小朋友孤立自己的孩子,還是孩子自卑,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怕小朋友嘲笑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不足,優點發揚光大,儘量彌補短板。即使自己有缺點也要學會自嘲和自黑,故意暴露自己的缺點是一種幽默。我家大寶不怕被“黑”也喜歡自“黑”,有時課堂小測驗成績不很理想,被同學善意、開玩笑地懟一下,並不覺尷尬,享受這種通過努力再逆襲的過程。


自卑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重視了,讓孩子自信起來


2、情緒低落、失去信心

自卑的孩子回到家,媽媽會發現說話語氣沮喪,聲音低沉,情緒低落,像一隻鬥敗的公雞。家長要和孩子多談心,多半是學習上碰到了攔路虎,一時出現找不到上升的渠道和方法,出現低迷狀態;或者和同學產生了摩擦,相處得不愉快。家長要幫助孩子擺脫困難,進行心理疏導,提高抗挫折能力,針對學習上的問題,認真分析,對症下藥。和同學相處要尊崇真誠友善、樂於助人的原則,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經過時間的磨合,和同學的友誼會日益加深,說不準還會“不打不成交”,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如果孩子的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孩子可能會一時不能適應。看到周圍的同學強手如林,只關注到別人的優點,還總和自己的缺點相比。越比越差,越比越沒有信心,產生自卑心理。


自卑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重視了,讓孩子自信起來



家長要鼓勵信任孩子,找出孩子的突破口,發展興趣愛好,在一個方面樹立特長,是別的同學不可比擬的,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再想方設法幫助補足短板,迎頭趕上。

3、多愁善感、敏感易怒

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無心之舉,自己可能就會思忖很久,悶悶不樂,覺得別人是在嘲笑、諷刺自己,有種想哭的感覺。

也有的孩子小時候性格開朗、大大咧咧,到了青春期會變得多愁善感,敏感易怒。這時候的家長要小心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貶低、刺激孩子,孩子不喜歡聽什麼,就儘量少說。多說鼓勵讚揚的話語,慢慢地孩子就會解開心結,情緒穩定、開朗大方。


自卑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重視了,讓孩子自信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