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速营七百里

关云长父子被东吴杀害后,刘备仇恨入骨,亲自率領全国七十万大軍杀奔东吴。一路上先后打败了东吴大将孙恒、甘宁等,接着处死了杀害关公、张飞的仇人。这时部下都劝刘备班师回朝,可是刘备见自己大軍逼近猇亭、川口之間,接連七百余里,好不威风,以为一举可以大破东吳,不听大家的意見。

东吴这边派了年轻有为的陆逊为大都督,带領十万兵馬前来抵挡刘备。消息传来,刘备很不以为然,自以为身经百战,那里还把陆逊放在眼里,便亲自带領前军攻打各处关口,想給陆逊点颜色看看。可是陆逊坚守不出。部将马良对刘备说:陆逊坚守不出,恐怕在搞什么詭诡计,请主上千万当心。刘备毫不在乎地說:陆逊小小的毛孩子,哪里有什么计谋,不过是害怕我们,不敢出来罢了。

当时天气很热,蜀军驻地用水很不方便,刘备就命令把所有营寨都移到森林密茂靠近山涧溪水的地方。马良見刘备这样轻易移动兵马,恐怕出问题,就向刘备建议说:我們这样移动兵马,最好是派人去问问诸葛军师,听听他的意見。可是刘备說:我又不是不懂兵法,何必一定去问他呢?马良说:古人常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見,看问题就容易看得清楚;只听一方面的意见,看问题就容易出偏差。刘备很不耐烦地说:那你去问他好了!马良走后,刘备自作主张,下令让军队移到靠近山林的地方。

话分两头,先说马良見了诸葛亮,把移动大军的事详细做了汇报。诸葛亮把桌子一拍,十分着急地问道:这是谁出的主意,可杀!可杀:马良速忙說:都是主公的意见。诸葛亮叹气不巳,连說:这下可全完了!急令马良赶快回去把大军撤出,并把其中的道理告诉了马良。可是等马良急忙赶回已经晚了。再说陆逊原来是等刘备把队伍移到山林后,就顺风放起了大火,风紧火急,七百里树林,营寨全都烧将起来,兵士死伤无数,刘备也被困在山上,幸亏有赵云赶来救出,险些儿丧了性命。

从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刘备由于自以为是,独断独行,不调查研究,不听取別人的意見,結果吃了大败仗,几乎全军复收。“主观主义”是人们犯错误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根源。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论是做任何事情,种田也好,科研也好,还是工作也好,都得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这样才能把田种好,才能把科研搞好,也才能把工作做好。所谓“客观”,就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实际情况,例如搞农业生产,土地、庄稼、工具,水利,搞科研,对象,任务、条件,设备,技术等等就是客观情况,它是在不断变化的。“主观”就是我们的思想,计划、打算等等。主现与客观相结合,就是要使我们的计划,思想要求与客观情况相符合,这样才能成功。如果象刘备那样不经过调查研究,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办事就是主观脱离客观,这就是“主观主义”。有主观主义毛病的人,做起事来不是先去看看实际情况,听听各方面的意見,不是作艰苦细致的调查了解,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见苦思苦想,而往往是走马观花,得一点感想,看到一星半点就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自信的不得了。光凭自己的愿望去工作,结果只有到处碰钉子。要想在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就必须克服主观主义的毛病,多多的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多听听大伙的意見,遇事多和大伙商量商量。古人說: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