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练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练习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58集04

《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练习

真心本性被蒙蔽了之后会怎么样?后面接着讲:“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就是凡是你想做的事情,马上全部都失掉了中正,都偏邪。所以有了这些违理情想,有了这些邪知邪念,就堕到了无明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赶紧回头。

印祖这些开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把它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像《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把我们所学的这些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去练习。譬如说我们走出讲堂的时候,很多的境缘、很多的诱惑、很多的考试全都来了。对于这些景象,对于这些境缘、这些诱惑,还能不能够保持不起心、不动念?

如果一起心动念,就退到第二步了,能不能够起觉照?马上观察到我这个念头是正的还是不正的,如果不正的,就赶紧回头,不能够再迷惑颠倒下去,这就叫真修行。当然净宗的方法更加的高明,凡有念头生起,都用一句阿弥陀佛给打掉,使万念归于一念。念得久了,久而久之,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时候,真心本性突然现前了。

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练习

“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假如这些违理情想,就是这种违背真心本性的情绪念头、贪瞋痴慢疑等等,生起来之后,如果不加上一番切实功夫,把它克除掉,我们想学圣道,想明心见性,那就是口头的,没有实际,这就会愈趋愈下。虽然学了经教、学了圣贤教诲,但都没有能够落实,仍然会堕落。

所以这里边最重要的就是“切实”这两个字,要把圣贤教诲切切实实的落实到我们的生活行为,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去观察、反省、改过,把那些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念头克除净尽。不仅仅是要克服,而且要克除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留,这样才有成圣的指望。

如果不是这样做,虽然听经闻法几十年,学了很多名词术语,知道了很多的理论方法,但是没有下切实功夫去克除自己的妄念、欲望,那也是“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这句话不能够不警醒我们。“徒具”,就是白白的有作圣的心愿、愿望,但这个愿望是空的,是口头上的,没有落在行动上。这个果报是什么?因不真,果就不真,这个果就是“永沦下愚之队”。这个“下愚”就是凡夫,比凡夫还是凡夫,甚至是三恶道的凡夫,就在这个队伍中永远的沉沦了。岂不哀哉,那这是太可惜太可惜,太令人悲哀的一件事了。

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练习

中国古人说:“正法难闻,中土难生,人身难得”。人得了难得的人身,又能够闻听到正法,又生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圣贤教诲的国家,可以说是极为殊胜、极为难得。但是这么样难得的机缘却不抓住,不能够把所学的圣贤教诲落实在生活之中,克除自己的欲望和妄念,最后就是印祖所说的“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所以我们想一想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没有出离,什么原因?肯定不是没有机缘闻听正法,而是闻听了正法,而没有去力行,没有去下切实的功夫把自己的欲望、妄念克除净尽、克服掉。所以这个确实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学习圣贤教诲的理论,就像我们看一个地图,我们研究,譬如说从北京到伦敦应该怎么走,采取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最方便、最实惠、最省时、最省力,这个是我们学习理论,把这些都搞清楚、搞明白之后,最重要的要去行。无论你采取哪一种方法,采取哪一种交通工具,你都得要去走才行,你才能够最终达到目的地。但是我们把这个地图研究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知道从北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省时、最省力,最是捷径,但是我们就是没有去走,那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伦敦。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是凡夫,我们听经闻法,我们知道怎么样从凡夫地成圣成贤、成佛作祖、明心见性。这些全都了解了,但是遇到境界现前的时候,却不能够克除自己这些欲望,不能够克服自己的执着,起了分别,起心动念。最后怎么样?结果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怎么沉沦还是怎么沉沦,甚至该怎么堕落还是怎么堕落,这就是非常悲哀的事了。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作圣不难,成圣成贤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为什么?因为我们本性就是圣贤,本性就是佛,本具真心明德。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我们的明德彰显,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求人。求人难,但是求自己并不难。如果我们不甘堕落,我们希圣希贤,那么这件事就要发真心、勇猛精进的改过自新,所以是“自明其明德”。只要我们把这些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的违理情想克除净尽,那明德就明了。

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经常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