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炒匯”以小博大 投資者躺著也能賺錢?】

【網絡“炒匯”以小博大 投資者躺著也能賺錢?】

​​7種騙術需引起警惕

據介紹,網絡投資平臺誘騙投資者進行網絡“炒匯”的虛假騙術主要有以下幾種,需引起投資者警惕。

1 取得境外監管資質。虛構具備境外背景,強調平臺合規權威。

2 投資專家、大V操盤。號稱由專業人士打理,可及時止損,投資者“躺著也能賺錢”。

3 人拉人發展下線。利用親友、熟人等關係介紹他人炒匯、從中抽傭。

4 以投資公司外匯平臺為名。平臺具備工商營業執照,其實並沒有經營外匯業務的資質。

5 資金安全、存取便捷。匯款時資金收款人往往不是平臺公司,匯入資金去向難追。

6 使用正規交易軟件。實際上,其是以外匯為噱頭的虛盤交易,人為制定對賭交易規則。因此,“爆倉”“捲款跑路”事件時有發生,投資者常常血本無歸。

7 門檻低、收益高。宣傳將按槓桿倍數將本金金額放大進行投資,回報豐厚。

“只需投入1萬美元作為保證金,就可進行400萬美元的外匯交易,從中賺取遠超過本金的可觀收益。”如果你在網上看到關於炒外匯能輕鬆賺錢的廣告語,千萬不要輕信。

近期,一些網絡平臺非法從事外匯按金活動,嚴重擾亂金融秩序,造成社會公眾財產損失,影響惡劣,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2月14日提醒廣大投資者:要擦亮眼睛,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以免給自己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槓桿交易誘騙投資者網絡“炒匯”

外匯按金交易也稱外匯保證金交易,一般指客戶投資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保證金,按一定槓桿倍數在擴大的投資金額範圍內進行外匯交易。

而高槓杆比例,堪稱是一些網絡投資平臺誘騙投資者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下稱網絡“炒匯”)的“法寶”。

譬如:鐵匯(IronFX)外匯交易平臺官網宣傳其總部設於塞浦路斯,受歐盟CySEC、英國FCA等機構監管。該平臺宣傳其投資零風險,投資者本金最多可放大500倍,獲利豐厚。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通過撥打電話、參與理財博覽會、發放高比例贈金等方式招攬、吸引老百姓開戶投資,短時間內獲得巨量客戶。

從2014年10月起,不少投資者在鐵匯平臺投入的資金“無法提現”,終於意識到或將血本無歸。2015年2月,160箇中國投資者將其狀告至塞浦路斯監管部門。同年11月,歐盟CySEC官方監管部門針對鐵匯事件僅罰款33.5萬歐元,對於廣大中國投資者的資金追回一概不究。2017年3月,鐵匯事件在上海浦東法院審理,涉案金額3300萬元人民幣,鐵匯中國區運營管理人韓某、遊某被判非法經營罪。

網絡“炒匯”不合法

根據《關於嚴厲查處非法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通知》(證監發字〔1994〕165號),凡未經批准的機構擅自開展外匯按金交易的,均屬於違法行為。同時,客戶(單位和個人)委託未經批准的機構進行外匯按金交易(無論以外幣或人民幣作保證金)的,也屬於違法行為。

而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尚未批准任何機構在我國境內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匯按金交易業務。

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平臺非法從事外匯按金交易活動,已嚴重擾亂金融秩序,造成社會公眾財產損失,影響惡劣。市民要充分認識到從事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危害,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謹防因交易違法造成財產損失。如果發現相關的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重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