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中国是希腊走出经济危机最好的发展伙伴

本文2819字,阅读完需要10分钟

之12

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中国是希腊走出经济危机最好的发展伙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接受南都专访。

经历了近十年的欧债危机后,希腊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作为由中资企业投资、中希最大的合作项目,比雷埃夫斯港项目也为希腊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在希腊的项目和投资将如何影响两国关系?中希关系的走向如何?

两会期间,南都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她表示,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希同为文明古国,相互有着天然的好感,中国企业的进驻则进一步加深了希腊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将会是希腊走出经济危机最好的发展伙伴。

南都:由中远海运经营的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是两国互利合作的重要果实,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章启月: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九年的时间,确实变化非常得大,整个港口的面貌焕然一新。首先当时的投资给希腊经济的恢复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信心;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也在帮助希腊逐步地摆脱经济危机。

中远海运刚接管的时候,希腊经济不景气,比港呈现一种“脏乱差”的景象,集装箱吞吐量仅排在世界港口中的第93位。如今,比港的排名跃升至第36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六倍,去年年底达到490万标箱,离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口的目标已经非常接近。

我也多次去过比港,每次都能看到港口呈现一派繁忙,而且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景象。去年,比港也被评为了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港口。

南都:比港项目为当地带来了什么改变?

章启月:随着港口业务量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不仅提供了大量税收,也解决了很多就业。比港项目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大概3000多个,间接的据说能达到1、2万。原来希腊的老百姓还担心,中国企业接管比港以后可能会裁员,结果并没有发生,而且公司福利也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因此他们评价都非常高。

去年11月的上海首届进博会,比港项目一位来自希腊的副总也来出席了。他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说,比港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希腊人还是有一些疑虑,甚至有一些人带着抵触的情绪。但是经过这几年,现在希腊老百姓对比港项目的支持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且中远海运在那儿的名声非常好,基本上当地人都知道它的名字。

可以说,中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项目是合作双赢的一个很好的典范,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合作的一个示范性项目。

南都:希腊人民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国在当地的投资和项目?

章启月:希腊作为一个同样有着非常古老的辉煌历史的国家,它的老百姓一直对中国人民有着天然的好感,也非常尊重中国文化。但过去中国企业到希腊投资经营的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是很充分。

通过比港项目和其他的一些项目,希腊的老百姓对中国企业、中国的政策有了更加切身的了解。事实上,中国企业不仅仅是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履行企业责任方面也非常突出:比如每年都会救助一些当地的困难员工,会在一些传统节日举办活动,拉近跟员工的感情。

当时中远海运去希腊投资,正是希腊经济最不好的时候,很多国家不看好希腊,觉得整个国家因为债务危机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根本不想投资。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企业伸出了援手——就这一点来讲,希腊人民还是非常感激的。

南都:你如何评价目前的中希关系?

章启月:应该说现在中希关系发展得非常好。我刚才讲,希腊的老百姓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非常希望能多了解。其实希腊政府也是如此。

这次全国人大开幕那天,正好希腊新任外长也在中国访问,专门提出来想去人民大会堂旁听开幕式。听完以后,他有很多感触,觉得非常有信息量,还拿了一本英文的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中国的发展和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对于世界来说都是特别好的消息。

所以说,现在从希腊政府到希腊的老百姓,都非常愿意跟中国合作,认为可以互利共赢。从我们来讲,除了把更多的实实在在的经济项目做好,还希望加强双方在人文方面的交流。

南都:中希在加强相互了解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

章启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当中,民心相通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跟希腊做好民心相通,应该说有着比较好的基础。因为双方因为都有古老的文明,打心眼儿里就相互尊重;我们的政策也是平等相待,对大小国家都非常尊重。所以他们对中国有天然的好感。

今年年初,我们在雅典市中心的一个文化广场围绕春节举办了庙会活动,从国内请人去表演武术、舞蹈、中国民乐,现场展示手绘的脸谱、剪纸、中国小吃,还邀请了当地人一起舞龙舞狮等等,当地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在希腊已经开办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培训,今年很快还要开第二家。

中希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规模、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我希望中希关系不光能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领域共同发展的一个典范,也能在民心相通方面成为典范。

南都:在欧盟的老成员国中,希腊是第一个跟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章启月:希腊一直是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应该说从习近平主席五年多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他们就很支持,而且积极参与,也看到了实在的成果。去年8月,希腊在欧盟的老成员国中第一个跟我们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去年12月,葡萄牙也签署了;其他国家也有签署的意向。

在这个问题上,希腊带了一个好头,但当时还是顶着一些压力的。尽管有些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有很多非议,但是希腊看到了给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它一直表示支持中国企业来到希腊,而且希望能够拓展更多的合作。现在两国也的确在进一步商谈更多的项目。

南都:有些西方媒体鼓吹希腊“依赖中国”论,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章启月: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来决定怎么样开展合作。实际上,在跟中国企业的合作中,我相信希腊也能感觉到是直接受益的。

为什么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欢迎“一带一路”倡议?因为他们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中有关的项目并不是中国强加于这些国家的。我们在整个项目磋商、协商、谈判过程中,都强调一个“共”字,就是要共商共建共享,所有项目都是双方协商的。无论是比港这个项目,还是其他的电站、电网项目,实际上都是希腊现在非常急切需要发展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希腊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

经常有一些媒体或者一些国家会质问希腊依赖中国,但希腊也非常斩钉截铁地表示中国的投资带来了很多实际的利益。去年8月,希腊拿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国家发展战略,我特别仔细地看了,觉得很多地方跟我们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衔接。所以我们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会非常照顾希腊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今天如果希腊想发展,想走出经济危机,想调整经济结构的话,中国是最好的发展伙伴。所以希腊在经济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的问题上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 蒋琳 发自北京

受访者供图

摄影、视频: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 潘颖欣 朱芳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