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祕訣看這裡!

想象寶寶發出的第一個詞語——“媽媽”,對於為人父母的來說,那大概是世界上最最美妙的音節了。

家長們都期待著孩子早開”尊口“,寶寶從出生起三年內,大腦發育進步神速,語言能力的發展更是重中之重。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學習說話呢?

可以嘗試下面的建議哦:

儘早“對話”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開始”對話“了。不過這個對話更多是以非語言的形式進行的,比如用心地記錄和分辨寶寶哭鬧的類型(餓、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並給予相應的回應和滿足。

這個過程中需要慢慢地摸索,對寶寶滿懷耐心和愛的關注。如果寶寶對你一時不理會,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會兒,或者藉助眼神交流、身體接觸等途徑,使寶寶產生反應。

隨著慢慢長大,寶寶的表達方式也日趨豐富,開始發出各種各樣“咿咿呀呀”的聲音,這時候如果你模仿一下寶寶,他一定會開心地手舞足蹈。

使用“媽媽語”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面對牙牙學語的寶寶,媽媽(或其他家人)常常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提高語調,並且採用誇張的語氣說話,這就是所謂的“媽媽語”。

比如稱讚寶寶時,用“真——棒”,“真——好”,先升調後降調;

警告孩子時,用“別動”,“不行”節奏急促的語調;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時,一般用升調和高音,“看呀,那隻小鳥多——漂亮呀!”

“媽媽語”很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寶寶非常吃這張一套哦,他們對音調的理解遠遠超過對詞句的理解。所以在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語調和擬聲疊詞的使用。

日常說話環境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寶寶眼中的世界是新奇而未知的。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做好寶寶的“導遊”,抓住機會跟寶寶講當前的事物和事情。

比如給寶寶餵奶時,可以說:“寶寶,來吃neinei啦,吃飽了睡覺覺~”

換尿布時,可以說:“寶寶屁股髒髒,來換尿布咯!“

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外,爸爸媽媽們都可以結合不同的場景,跟寶寶對話。

但是不能刻板地對孩子說話,而應該跟隨孩子的注意力,“你看到的是叔叔”,“那是一棵大樹”等。使用自然、親切的語言,對提高孩子語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有利於孩子的社會化發展。

成為“朗讀者”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很多優秀家庭的實踐證明,堅持給孩子朗讀、多給孩子講故事,寶寶的語言能力可以發展到讓人驚喜的程度。

從寶寶兩個月開始就可以給他們優秀、經典的繪本。可以選擇畫面多、文字少的繪本,繪本里的文字通常比較簡潔,或者比較優美,在給孩子讀繪本的初期,家長可能不具備各方面的閱讀技巧,那就遵循原文,照讀文字就可以。

還有,千萬千萬不能指讀!讀書是快樂的過程,要讓孩子把專注力放在畫面本身。假設孩子就特別喜歡其中一頁,那就反覆給他讀。

還有,孩子不想讀的時候彆強拉著他讀。尊重繪本本身,尊重閱讀的過程。

遊戲中學習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學習語言不是枯燥的模仿,單調的模式反而見效甚微。寶寶們天生喜歡遊戲,在遊戲互動中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呢。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製造歡樂的氛圍。

比如,摸鼻子游戲,和寶寶面對面坐好,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你問他:“媽媽的鼻子在哪裡?”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指自己的身體部位。

寶寶們在這種有組織的遊戲中,自然能快樂的習得語言。

當孩子能夠發出簡單的聲音,別忘了獎勵哦,最好是用語言、笑容或者親吻的方式對孩子表示鼓勵。

巧用手勢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據科學家研究,嬰兒會用食指指物的時間越早,就越早能表達自己的需要,開口說話。

寶寶們在8到10個月已經會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他們會用手指觸摸一個物體,引起人們的注意,希望人們滿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媽媽可以先自己示範用手指寶寶的照片,牆上的掛圖,邊指邊說,然後拉寶寶手指。

當寶寶主動指到某一物品時,媽媽要說出該物品的名稱,降低語速,多說幾次,發展寶寶的語言。

總之,要勤說話,會說話,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

選擇最佳的學習時機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如果孩子疲乏、睏倦的時候教語言,往往是事倍功半。父母應當安排孩子在最佳兜風學習時機進行語言教學。

所謂最佳,就是孩子精力最充沛、注意力較集中的時候,這樣,效果就會好一些,孩子學的東西就會更多一些。

讓寶寶早點開口說話,秘訣看這裡!

學習說話這個過程既是漫長的,又是值得等待的。這個階段

不能和別人家比較,因為不同的小孩子之間的語言差別非常大,有些孩子比天生比其他孩子更健談,但是並不意味著愛說話的孩子就比安靜的孩子更聰明或者發育更快,甚至不代表他們的詞彙更豐富。

所以希望各位家長要有耐心哦。


有福利,歡迎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