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人之所以不得病,主要是依靠自己身體內具有的防禦能力——免疫力

。剛出生的嬰兒從母體中獲得了一定的免疫球蛋白,所以6個月以內的小兒一般不易生病。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行為,會破壞寶寶的免疫力,寶媽們要注意哦。

如果發現有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找準原因,避免寶寶感染細菌或病毒。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過度清潔、消毒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受到病菌感染,非常注意家裡的環境和衛生,特別是寶寶使用的東西,瘋狂使用消毒液消毒,試圖給孩子營造一個無菌的環境。但是,太過乾淨的環境反而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寶寶在出生後,通過接觸各種細菌微生物,更能促進免疫系統的成熟。如果環境過於乾淨,反而更容易生病。

而且消毒劑一旦殘留在寶寶的物品上被吃到肚子裡,還會殺死腸道內的正常菌群。

濫用藥物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孩子生病,很多時候是可以不治而愈的,只要多注意飲食和睡眠,適當補水,病情很快可以緩解。但是總有家長表現得過分緊張,孩子有一點症狀就喂藥,輕護理重治療,過分依賴藥物,尤其是抗生素,破壞腸道的先天免疫力,甚至可能產生毒副作用。

孩子生病後,父母不要自行購買抗生素使用,一定要帶孩子去看醫生。如果孩子被醫生診斷為細菌感染,再配合醫生用抗生素治療。

飲食不當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現在的孩子食物非常豐富,除了正餐還有水果、零食之類,部分家長也覺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總喜歡讓孩子多吃點。雖然肉嘟嘟的孩子看起來很萌,但是吃太多也會傷害身體的哦。

尤其是小孩子的腸胃和消化功能並不完善,東西吃多了容易積食,時間久了會導致腸胃功能失調,抵抗力下降。

其實餵養寶寶只要營養均衡,進食時間規律就可以了,不需要給寶寶吃太多。

缺乏運動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戶外的環境比較複雜,家長們擔心孩子出門身體不適,再加上有時候自己忙工作或其他,無暇照顧孩子,所以經常是孩子在家玩玩具或者看動畫片。

運動是強壯身體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果運動量過少。不僅動作的協調能力下降,抵抗力也會降低,因此就會出現稍受點涼就感冒的狀況。

經常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防止細菌增生。而且跑跑跳跳的,活動筋骨能夠加速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能讓孩子長個兒呢。

吸二手菸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二手菸的危害相信大家早有耳聞,長期生活在二手菸的環境中,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孩子患支氣管炎、聽力障礙、齲齒等疾病的幾率要大大高於其他孩子。

想要孩子免疫力更好,希望各位爸媽要“管住嘴”,慎防二手菸對孩子的危害,還有一定要讓孩子遠離吸菸場所、吸菸人群。

睡眠不足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孩子存在睡眠問題,如睡眠質量差,晚上太晚睡覺等,都會擾亂生長激素和其他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孩子的免疫力變得低下,代謝出現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而且長時間睡眠不足,也會像成年人那樣,引發失眠症,從而導致各種慢性生理疾病的發生。

睡眠對寶寶的意義重大,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體充分地自我修復,尤其是寶寶疲勞或生病前後。而且,寶寶在沒有夜燈的黑暗環境中才能保證褪黑素分泌,從而增加寶寶的抵抗力。

不良情緒

破壞寶寶免疫力的七種行為,家長們別再忽略了!

免疫力與人的情緒關係密切,緊張、焦慮、失落等消極情緒會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下降,而快樂、愉悅、放鬆的情緒可以讓免疫力保持最佳狀態。

寶寶可以感知到家人的情緒變化,家庭溫馨、被愛包圍的寶寶情緒會很穩定,健康狀況往往很好;如果家人之間關係緊張,寶寶也會常常焦慮不安,容易生病。


有福利,歡迎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