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文 | 张建琪(东方剑桥第二国际双语幼儿园园长)

孩子步入幼儿园,开始了群体生活,没有了家庭中的“特权”“独享”“万众瞩目”,随之而来的,家长将会遭遇孩子委屈的申诉、哀求,甚至其他家长气愤的告状。

您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有的孩子经常被抢玩具,因受欺负而委屈不已,有的孩子因处处逞强,害得家长经常接到各种投诉,有的孩子因胆小甚至根本不敢和小朋友们交往……

面对孩子在幼儿园里遇到的各种社交难题,怎样才能帮他们从容度过危机呢?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NO.1 幼儿园里的小绵羊

社交症状:玩具被抢,经常受欺负……

3岁的冉冉刚上幼儿园不到几个月,为了哄着孩子入园不哭闹,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妈妈都会让冉冉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在身边。

可是连着几天,妈妈接孩子时都会发现,孩子带的玩具不是找不到了,就是被拆坏了。

冉冉说不清楚原因,只有委屈的眼泪。后来听其他孩子说,玩具是被别的小朋友抢走并拆坏的。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道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平时很少带孩子接触更多的人,怕受伤害、怕接触传染病、怕受负面影响、怕遇到坏人,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接触外界的机会与条件,也从没有遇到过被别人欺负和被别人抢走东西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自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胆小懦弱的性格。在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不敢说、不敢动、不敢做,最终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遇到欺负和委屈也不知道反抗。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给家长的建议

● 积极与老师沟通。

与幼儿园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家长要和班级老师多交流,并毫无隐瞒地向老师介绍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家长的顾虑,听取老师的意见与建议,并做到积极配合,努力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同步。

当孩子受到欺负和委屈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

●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遇到具体的“玩具被抢”问题,家长不要马上扮演孩子的“救世主”,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

当孩子最初胆小不敢做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醒孩子“你……(这样)做试试看”,并陪伴在孩子身边,后期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 平时家长要学会放手。

我们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像小草一样的成长”的环境,更加提倡“放开手,把机会让给孩子”的教育思想。

让孩子勇于体验失败和挫折,引导孩子积极探索与发现,鼓励孩子敢于动手尝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NO.2 幼儿园里的小霸王

社交症状:具有攻击性,喜欢争抢,经常被人告状……

妈妈发现豪豪刚上幼儿园没多长时间,自己就成了“被告状专业户”:每天接孩子时不是别的孩子家长告状,就是老师告状,

“今天豪豪又把小朋友的书撕了”“这孩子不光抢玩具还打人……”面对着众人的投诉,妈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为什么会这样?

养育方式不当。目前的家庭状况几乎都是6+1型,所有大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

食物和玩具都是独享,当孩子的东西被拿走哭闹时,家长就会说:“孩子别哭,奶奶给你要去,奶奶打他。”

这种错误的养育方式造成孩子不会分享,只会独占和争抢。

缺乏沟通方法。孩子的好奇心强,看到别人新奇的玩具、图书等,就想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就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在家中孩子是唯一的重心,可到了幼儿园之后,老师要照顾所有的小朋友,不可能把精力专注到一个人的身上,这会让一些孩子不适应,甚至很失落,“吃饭老师没喂我、玩玩具老师没陪我、睡觉老师没拍我……”

于是,一些孩子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例如争抢、破坏、打闹等引起老师的关注。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给家长的建议

● 引导孩子分享。

家长需要调整家庭教育方法,逐步让孩子学会分享。

首先,大人要处处做出表率,例如:吃饭时爸爸或妈妈先给爷爷奶奶盛饭,有好吃的先给老人吃;

然后过渡到有好吃的爸爸妈妈鼓励孩子,让孩子给爷爷奶奶送过去先吃,爷爷奶奶在表扬和感谢孩子的基础上,真的要把食物吃掉,而不能假吃,让孩子体会真实的分享,而不是作秀。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 做好家园共育。

与幼儿园教育要充分保持一致,遇到因争抢或打人而在小朋友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必要时必须要让孩子承担后果。

例如:好朋友不跟他玩了、取消一次期盼已久的外出游玩、拒绝一次购买最喜欢的玩具的机会等等。

● 帮孩子学点社交技巧。

在教育的同时要教孩子一些适当的社交方法,鼓励孩子进行尝试。例如:很喜欢别人的玩具,可以与小朋友友好地协商,也可以拿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交换着玩,等等。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NO.3 “我是个小羞羞”

社交症状:胆小内向,不会交往……

笑笑妈妈最近有点儿烦:入园后,老师经常说孩子胆小,不敢说话,老师一跟他说话,他就使劲低下头还不住地往后退缩。

而且从来不跟小朋友玩,小朋友玩耍时他一个人躲到远远的地方看着。面对孩子的害羞内向、不爱交往的性格,妈妈一时不知如何入手。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为什么会这样?

天生的气质类型。气质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有些孩子生来就胆小、害羞,入园之后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恐吓的教育方式。不仅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得胆小、内向,不当的教育方式同样也是罪魁祸首。

有的父母经常用吓唬的方式让孩子听话,“你要是再不乖,大灰狼就要来吃掉你”,“别闹了,再闹坏人会把你抓走”……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如果孩子总是受到这样的恐吓,就会逐渐失去安全感,变得胆小怯懦。

缺乏社交技巧。一些家长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很少带孩子出去玩。由于接触人少,孩子从小没有学会正确的交往方法,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给家长的建议

● 积极创造交往机会。

多带孩子去接触小朋友。一开始可以找小一点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争抢玩具给孩子造成不愉快的体验,打消跟小朋友一起玩的积极性。

慢慢再接触更多的小朋友,循序渐进,不要强迫孩子。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如果他见到小朋友感到害怕,不要训斥和指责他,要接纳他,也可以抱抱他,给他一段适应的时间。

● 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协商解决的办法,甚至带领孩子勇敢地尝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畏惧感,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孩子入园后,胆小、害怕、受欺负?这3招帮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