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漫談我國氣候與氣候帶

涼州詞

[ 唐 ]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涼州詞》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一首傳誦千古的名詩。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漫談我國氣候與氣候帶

詩的大意是:黃河從遼闊的高原奔騰而下,遠遠望去,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子,埋怨楊柳不發、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外這苦寒之地的!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漫談我國氣候與氣候帶

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這就涉及氣候與氣候帶的知識了。

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多年常見的和特徵性的天氣狀況的綜合,通常用氣溫、降水、風、氣壓等氣候要素特徵值來表述。它包括多年平均值與極端值,前者代表多年平均狀況,後者表示個別年份特殊情況。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漫談我國氣候與氣候帶

太陽輻射是形成氣候的基本元素,另外,環流因子(包括大氣環流和洋流)、下墊面(包括海陸分佈、地形與地面特性、冰雪覆蓋)和人類活動,都對氣候的形成與變化產生影響。氣候帶則是根據氣候要素的緯向(沿著地球緯線)分佈特性而劃分的帶狀氣候區,在同一氣候帶內,氣候的基本特徵相似。由於海陸分佈、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實際的氣候帶界線並不完全和緯度圈平行。

我國幅員遼闊,跨維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與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氣候。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漫談我國氣候與氣候帶

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包含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溫帶落葉林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

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

從乾溼地區劃分看,有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乾溼區,同一個乾溼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

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乾溼程度的差異。地形的複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複雜多樣性。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漫談我國氣候與氣候帶

玉門關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西北80千米的戈壁灘上(它與酒泉的玉門關是兩個地方)。相傳“和田玉”經此輸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絲綢之路”北路必經的關隘。

玉門關一帶地處內陸腹地,受高山阻隔,遠離溫暖潮溼的海洋氣流,是典型的乾旱性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乾燥少雨,蒸發量大;二是日照時間長;三是四季分明,冬長於夏,晝夜溫差大。

如敦煌年均降雨量只有均40毫米,年蒸發量卻達2400多毫米;每年的日照時數超過3200小時;年平均氣溫為9.4℃,1月平均氣溫為-9.3℃,7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4.9℃。詩人抓住當地苦寒的氣候特徵,借景抒情,將戍邊士兵的懷鄉之情寫得蒼涼慷慨,並對戍邊士兵表達了深切的同情。

各位讀者,你覺得小編所說如何,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