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漫谈我国气候与气候带

凉州词

[ 唐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凉州词》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漫谈我国气候与气候带

诗的大意是:黄河从辽阔的高原奔腾而下,远远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这苦寒之地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漫谈我国气候与气候带

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呢?这就涉及气候与气候带的知识了。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常见的和特征性的天气状况的综合,通常用气温、降水、风、气压等气候要素特征值来表述。它包括多年平均值与极端值,前者代表多年平均状况,后者表示个别年份特殊情况。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漫谈我国气候与气候带

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元素,另外,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下垫面(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和人类活动,都对气候的形成与变化产生影响。气候带则是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沿着地球纬线)分布特性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

我国幅员辽阔,跨维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气候。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漫谈我国气候与气候带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包含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包含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漫谈我国气候与气候带

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千米的戈壁滩上(它与酒泉的玉门关是两个地方)。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

玉门关一带地处内陆腹地,受高山阻隔,远离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是典型的干旱性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干燥少雨,蒸发量大;二是日照时间长;三是四季分明,冬长于夏,昼夜温差大。

如敦煌年均降雨量只有均4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2400多毫米;每年的日照时数超过320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9.4℃,1月平均气温为-9.3℃,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诗人抓住当地苦寒的气候特征,借景抒情,将戍边士兵的怀乡之情写得苍凉慷慨,并对戍边士兵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各位读者,你觉得小编所说如何,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