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跟王陵的關係:從小弟到大哥

在劉邦開創的西漢政權中,王陵要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這特殊性不僅表現在他是少有的能夠善終的開國名將名臣之一,也表現在他跟劉邦的私人關係上。

王陵跟蕭何曹參周勃夏侯嬰樊噲盧綰……一樣是劉邦的同鄉。他跟劉邦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而且,據說很早就是好朋友。不過,跟劉邦的其他戰友同鄉不同,在劉邦起兵之前——準確地說就是在劉邦帶兵攻進咸陽之後,在王陵眼裡,劉邦還最多隻是一個小弟。他依然還瞧不起劉邦。

他在很長的時間裡瞧不起劉邦是正常的。因為在老家沛縣,王陵的家是當地有名的豪強。而劉邦僅僅只是有大志而出身貧寒,在基層官場混的一個近似痞子的一個人物。其實大家也知道,當初那蕭何曹參其實也是瞧不起劉邦的。王陵在當地最好的朋友就是那個叫劉邦又愛又恨的雍齒。他們三個當初的關係也都還不錯。不過,那主要是劉邦很佩服王陵雍齒,特別是對王陵,那是一向都像對待兄長一樣的伺候。要按現代的說法,那他們當初的關係就是江湖大哥跟小弟的關係。

而且,就這,在王陵那裡,對劉邦還是瞧不上眼的。

王陵為人不善言辭,按史記的說法就是“質樸少文”;同時又耿直狷介。也就是說這個人雖然平時不大說話,但脾氣耿直,很講義氣,對朋友的忠誠絕對不會改變,眼裡揉不得沙子。這一點其實在劉邦死後反對呂后大封呂氏的事兒上也可以看得出——按理說劉邦死後呂后執政,讓他做丞相本身就是人家對他的最大的信任,但他偏偏就認死理,要擋呂后的道兒。但看樣子就連呂后也恐怕是對這個人瞭解太深,知道這個,同時也有些忌憚,所以只是把他明升暗降,叫他做太傅。就這還把王陵氣得從此到死不再上朝理事。

王陵瞧不起劉邦,但劉邦對王陵卻很敬佩,同時還很恭敬。以兄事之,應該就是想小弟一樣跟在大哥屁股後邊,對大哥言聽計從。

劉邦在沛縣起兵,王陵是不在其中的。王陵這個時期幹什麼?應該是自己拉起了一支隊伍。在劉邦打進咸陽的時候,王陵的軍隊佔據南陽,是一個獨立的武裝。

楚漢戰爭開始以後。王陵做過一件事,就是把劉邦的家屬接了出來,然後和劉邦合作。但這一次以失敗告終,而且,王陵的母親也因此成了項羽的人質。這個時期,劉邦的家人也作了項羽的人質。

大家一般都知道項羽拿劉邦的父母妻子威脅劉邦的故事,但一般都不大注意,項羽也曾用同樣的手段對付過王陵。王陵是一個孝子,跟劉邦不一樣,所以王陵的母親以陣前伏劍自殺的做法避免了兒子的尷尬。“烹殺”是真有過,不過項羽雖然沒有真拿這一招對付劉邦,但對王陵的母親,至少史記記載是死後真烹煮的。當然這也可能與王陵的母親太過剛烈而自殺有關,項羽因此氣急敗壞也是有的。

但從此王陵就堅定地跟在了劉邦的身後,直到死都沒有改變。

如果說劉邦是一個英雄,那麼王陵就是一個好漢,一個名副其實的好漢。而劉邦雖然在此後的歲月裡對王陵還有些不滿——不滿意他一開始沒有跟著他,不滿意他一直是雍齒的好朋友。但對王陵的信任卻從來和至死都沒有改變。

劉邦快要死了,呂后問他曹參之後的丞相人選時,劉邦就毫不猶豫地認定是王陵。但他同時也提醒呂后“這個人太憨厚耿直,還要給他配上陳平(這個大滑頭-阿岔)”才行。

能讓劉邦至死都信任,那王陵的個人品質和能力肯定沒有問題。而能讓呂后在不滿的時候還願意容忍甚至還要安撫——明升暗降至少是升。他自然應該是跟劉家關係深厚。(2019、2、22阿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