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回想起1998年的自己,那会儿的笔者根本不懂什么是国风,什么是传统,懵懂中的幼年时期对国风的印象仅仅只是金庸和古龙的武侠电视剧,是教科书中让人头疼的诗文。在笔者模糊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国风恐怕就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了,也是那学校门口卖着各类剪纸和糖画的记忆。

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糖画

2008年的时代,国风对于远在异国他乡读书的笔者而言就是唐人街那熟悉的文字,是那中国餐厅里熟悉的菜单和味道,也是那让人倍感怀念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伯明翰唐人街

2018年的今天,国风对于年过30的笔者而言就是一种血脉的传承,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也是那儒家文化的继承。

幼年的时代对于国风是懵懂而好奇的,青年时代对于国风是叛逆,否定但又怀念的,年过中年,才发现国风是中国人深入血脉的传承,是上下5千年的精华。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破四旧运动之下,我国千年的文化传统,“梅、兰、竹、云”、“春、夏、秋、冬”“仁、义、理、智、信”等等都被大肆的去除,这个时代导致了大量中华传统的文化,手艺&传承被去除。

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会发现中国社会的文化(国风)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建设。整个社会处处充满着拜金主义的“狂热和浮躁”,挥舞着金钱出国到处买买买的暴发户随处可见。郎咸平等学者甚至喊出了“中国没有贵族,只有暴发户”式的感叹。

中国难道没有真的“国风”精神了么? 没有真正的贵族了么?

不,中国这片突然上依然有着真正的贵族,就如同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这样真正的贵族。

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1992年钱三强先生去世以后,何泽慧拒绝搬到条件更好的院士楼,就一直守着他们1955年搬进来的这套老房子,屋里的陈设,也丝毫没有变动。她工作惯了,喜欢到办公室去。单位要派车,她死活不要,只愿意坐公交,一直坐到92岁。90多岁的大家闺秀、“中国居里夫人”,每天穿着解放鞋,坐公交车去上班,常常就在单位食堂买几个馒头带回去吃,这本身就是中关村再也不会有的人文景观。q
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钱三强先生生前的书房迄今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陈设


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到底是什么-国风是文化,是信仰,是传承

钱学森院士

到底什么是我中华民族的“国风”?

其实,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我们越加明白国风就是一种精神,他是我中华民族坚韧,朴素和勤劳的体现。

笔者心中真正的“国风”真正的贵族,不是那些因出身豪门,就生活骄奢的富二代们,不是那些因路人皆知,就派头十足的小鲜肉们。 而是那些自强不息,为信念至死不渝,永远满怀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付出而不求回报的那些科研人员。

他们的精神才是我中国,真正的“国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