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他的喵


在中國藝術史上,誰的作品最具個人特色?

毫無疑問,是朱耷。

那些翻著白眼的魚、孤傲的鳥、逸筆草草的房舍茅亭...看似漫不經心,乾溼濃淡、疏密虛實、遠近高低卻全然居於法度中。他對古人的筆墨法則信手拈來,情感如此豐滿,難怪齊白石會說在九泉之下願做其“走狗”。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魚》 八大山人 1694 年


實際上,除了魚和鳥,朱耷常畫的動物還有貓。從活力十足到睡意綿綿,他筆下的貓,不僅是其繪畫風格演變的見證者,它們也親見了這位清初畫僧個人心緒的起伏過程:

朱耷,朱元璋第十七子的九世孫,在 1644 年明朝滅亡的時候,他才 19 歲。在躲避清兵追捕的路上,父親離世,妻子亡故,於是他隱姓埋名,裝聾作啞,在 23 歲時落髮為僧,法號傳綮( qǐ )。這東躲西藏的 5 年,沒人知道他是如何度過的。

出家後,朱耷在畫中用過很多名號,如雪個、個山、人屋、良月、道朗、驢屋...直到 1684 年,他開始使用“八大山人”,其他名號便全部棄之不用,直到去世。

《雜畫冊》是署名為“八大山人”現存最早的作品,落款的“甲子”為 1684 年,“一陽日”意思是冬至日。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雜畫冊》之貓 1684 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冬季裡的這隻萌態可掬的貓,正渾身鼓地圓圓、尾巴翹地高高、黑眼球瞪得極大、身體前蹲後拱的看著前方,喜歡貓的人應該明白,這是它們“蓄勢待發”的攻擊姿勢。

此時的八大山人 59 歲,已還俗娶妻。在此之前,他曾經歷一場癲狂病,在將自己的僧袍撕碎後,一把火燒了個精光。他真的癲狂嗎?無可考證,但這似乎是一場儀式,一場向世俗進發的儀式。

他這個時期的繪畫,對情感的表達十分露骨、率直、直白,甚至是過於直白 。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蕉蔭貓石圖》 1690 年


《蕉蔭貓石圖》是八大山人 65 歲時完成的作品。他此時的繪畫風格已趨向成熟,平淡天真,筆墨圓潤。

畫中,芭蕉之下的無根之石上一隻孤貓背對觀者,此景正是八大山人的真實心境——稀落的芭蕉對應山河破碎,無根之石映照自己的處境,貓是自己,正孤身立世。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貓石花卉圖》 1696 年(請橫屏觀看)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貓石花卉圖》局部


八大山人 71 歲作《貓石花卉圖》,圖中的荷葉及無名花草以淋漓的潑墨法繪成,它與寥寥數筆的貓、石形成對比。

如果不是細緻觀察,我們也許會忽略掉石顛上那隻睡意沉沉的貓。它拱背縮身,與山石渾然一體;它閉目養神,無心觀賞四周的俏麗的景緻;它遠離世俗,隱遁山野。

它,就是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貓石圖》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貓石圖》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貓石圖》


除了長卷的《貓石花卉圖》,八大山人還畫過多幅《貓石圖》。但無論是睜眼的貓,還是閉目貓,都是他在繪畫中妙悟禪機的過程。在最後一幅畫中,他題詩道:

水牯南泉於到爾,

貓兒身毒為何人?

烏雲蓋雪一般重,

雲去雪消三十春。


從“烏雲蓋雪”落髮,到“雲去雪消”還俗,已是 30 年。他貌似在感嘆自己漂泊的一生,實則是借南泉普願禪師的典故,參悟“變與不變”的禪理。

如同石上的那隻貓,靜觀萬物之變。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貓》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蜷貓圖》 1699 年 弗利爾美術館藏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耄耋圖》


八大山人終年 80 歲,初至耄耋之年。

耄耋,諧音為貓蝶,有長壽的寓意。他晚年完成的《耄耋圖》彷佛有返老還童之相,畫中的貓精神抖擻,天真稚拙。


八大山人:吸貓第一人

《渴筆山水冊》之一


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還完成了很多備受推崇的小幅山水冊,其中近乎抽象的形式和筆法前所未有,這些以“快速”筆觸完成的山水畫,形成了八大山人特有的蒼率風格。

八大山人畫過很多貓,很多魚,很多鳥,很多山和水,但這些具體的物象都無足輕重,他將自己隱藏於畫中,孤傲悠然。

就像最後一幅畫中那個具象的毛驢正呆萌的看向畫外,而他則轉身向山裡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