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清 八大山人 涉事冊 紙本 33.5×26.5cm×9

此冊起首大書“涉事”二字,“涉事”是八大山人作品獨有的面目。某某日涉事,是他題畫的常款。關於“涉事”,八大山人解釋說:

王二畫石,必手捫之,蹋而完其致;大戴畫牛,必角如尾,蹋而以成其鬥。予與閔子,鬥劣於人者也。一日出所畫,以示幔亭熊子,熊子道:“幔亭之山,畫若無逾天,尤接筍,筍者接筍,天若上之。必三重階二貼紙,紙處俯瞰萬丈,人且劣也;必頻登而後可以無懼,是鬥勝也。”文字亦以無懼為勝,矧畫事!故予畫亦曰“涉事”。

“涉事”就是無心而為之。八大山人說,他是“劣於鬥”的,他不善於鬥,他來作畫,只是“涉”及一件事,平平常常,無衝突,不爭奪,心無所求,故無所失。唐代的趙州大師“吃茶去”的精神就是八大這裡要表現的,他的藝術如趙州的茶碗,盪漾著清澈與平和。所謂“涉事”,就是無所‘涉’,無所‘事’,雖‘涉’而未‘涉’,雖“事”而無“事”,有的是一顆平常心。

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約1626年—約1705年)。明末清初人,為明江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江西南昌人,著名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來為了傳宗接代,改為當道士。通常稱他為朱耷,但這個名字用的時間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號並一直用到去世。其於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豎著連寫。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這樣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態的寫照。畫山水,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仰塞之情溢於紙素,可謂“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為舊山河”,“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寫宋山河”,可見朱耷寄情於畫,以書畫表達對舊王朝的眷戀。朱耷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古畫賞析:八大山人《涉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