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率先開徵空置稅,內地會不會跟進?

房地產稅尚未落地,空置稅就已橫空出世。

媒體報道,香港特區政府已經大致完成空置稅草擬法案,準備下月提交立法會討論。

此前,面對房價持續上漲,香港提出,對空置6個月以上的一手房,開徵空置稅,稅率約為總房價5%。

香港版空置稅即將面世,那麼,內地會不會跟進?與房地產稅相比,誰對樓市的殺傷力更大?

01

房產稅VS空置稅

房產稅與空置稅,有著截然不同的政策目標。

房產稅,是針對住房持有環節而言,屬於典型的地方稅種,所有收入都歸地方政府所有。換句話說,只要持有房屋,就必須逐年納稅。

雖然房產稅對房價有短期抑制效用,但其目的並非著眼於樓市調控,而是為地方政府開闢新的穩定稅源,從而進一步理順財稅關係。(參閱《三重信號來襲,房地產稅還遠嗎?》)

相比而言,空置稅則是抑制投機而來,屬於樓市調控中的狠招。

香港的空置稅只是對一手新房開徵,目的在於遏制“捂盤惜售”;而加拿大等地的空置稅,則是針對二手房徵收,目的在於遏制住房空置,從而抑制投機。

顯然,從遏制投機、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角度而言,空置稅比房產稅更有殺傷力。

但從穩定市場的角度而言,房產稅的副作用明顯小於空置稅。

02

我國住房空置率有多高?

住房空置率,向來是中國樓市最大的謎題之一。

雖然不少城市新城區的大量小區亮燈率慘不忍睹,同時通過水電費用以及入戶調查等方式,均可有效估量空置率,但這一數字究竟有多高,卻一直都缺乏權威說法。

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原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在演講中提到:

曾請有關單位通過對用電量對全國住宅的空置情況摸底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住宅的空置率都相當高,比日本這種高度老齡化、少子化、城市化的國家還要高,日本是13%。


但是,這一數字具體有多高,並未看到公開數據。這方面,研究機構有相關統計分析可作為參考。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我國城鎮地區住房空置率高達21.4%,遠遠高於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


香港率先開徵空置稅,內地會不會跟進?


同時,二三線城市的空置率遠遠高過一線城市。數據顯示,我國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空置率分別為22.2%和21.8%,而一線城市僅為16.8%。


香港率先開徵空置稅,內地會不會跟進?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1年到2017年,只有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在下降,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這與人們日常的觀感大致一致。這幾年,隨著二三線城市房價不斷上行,加上大量新建小區拔地而起,住房空置率隨之而提升。

而一線城市,則有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即便是偏遠郊區,也承接了大量的居住人群,住房空置率相比而言,還算十分正常。

03

為什麼那麼多房子空置?

房價在不斷上漲,房租同步在提升,為何還會有大量住房空置?

一個原因是,部分住房投機屬性過高,缺乏租賃剛需支撐,不得不空置。大部分偏遠郊區、一些新城區的住房空置,均屬此類。

這些地方夜晚連燈都不會亮起多少,沒有本地人口支撐,房子想要租出去並不容易。

另一個原因是,相比於房價上漲的收益,租賃收益可以忽略不計。同時,在二手房交易上,一直敞空的次新房反而能賣更高價格。所以,不少業主寧願空著也不出租。

從租金回報率來看,我國一二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普遍低於2%,而國際正常水平約為5%左右。單就租賃市場而論,這樣的回報率顯然不正常,但與動輒翻番的房價相比,這樣的回報率又顯得十分正常。


香港率先開徵空置稅,內地會不會跟進?



顯然,大城市租金回報率過低,並非因為房租太低,而是因為房價太高。當房租漲幅趕不上房價漲幅時,大量住房有意或無意被空置,就不難得到理解。

04

空置稅會怎麼收?

徵收空置稅,聽起來很新鮮,其實已經在多個城市落地。

最近的兩個案例是香港和溫哥華。

香港的空置稅,屬於新房空置稅,稅率約為5%左右。香港的空置稅只對新房徵收,存量房源不在其列,意圖很簡單:以稅收成本防止開發商捂盤惜售,從而刺激新房入市,進一步緩解樓市供求緊張的局面。

事實上,香港人多地少,住房一直都相當緊張。住宅空置率已從2010年的4.7%下滑到如今的3.7%,在國際上也算是合理水平。

與之對比,加拿大溫哥華更進一步。


香港率先開徵空置稅,內地會不會跟進?


2017年,溫哥華就推出空置稅,對空置住宅按照1%房價按年徵收空置稅。空置的界定標準是一年內居住不滿6個月,當時共確定8000套房子符合空置標準。

在具體操作上,溫哥華要求業主自主申報,並輔之以水電數據作為參考。如果存在虛假申報或造假情形,將被課以1萬加元(5.32萬人民幣)的罰款。

溫哥華徵收空置稅,目的在於遏制海外投機。這個華人規模最為龐大的北美城市,徵起稅來一點都不手軟。

空置稅可謂立竿見影,從2018年開始,溫哥華樓市掉頭直下,量價齊跌。

數據顯示,2019年2月,REBGV的房價綜合指數同比下跌6.1%,共管公寓價格下跌4%,聯排別墅價格下跌3.3%。而當月成交量同比下降32.8%,創下1985年以來最低的2月數據。

05

內地會不會跟進空置稅?

空置稅如此具有殺傷力,那麼內地會不會跟進空置稅?

大概率不會。

有人說,空置率比較難以統計,即便用水電費用作為參考,在智能家電如此發達的今天,也很容易被規避,所以空置稅在操作上存在很大難度。

然而,這並非核心原因。真要想開徵空置稅,水電煤氣數據可作為參考,小區調查和鄰里監督也是有效途徑,而類似溫哥華虛報空置情況加重處罰更可作為借鑑,想要統計空置率並不難。

顯然,原因在別處。

其一,房地產稅是現階段的主要任務,而非空置稅。今年全國兩會明確提出,將落實制定房地產稅法,這是房地產稅即將到來的明確信號。而空置稅,雖然被代表委員所議論,但一直未進入決策議程。

其二,樓市的核心基調是穩,降房價並非目的所在。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樓市調控,目的都在於穩樓市,暴漲要不得,大起大落同樣要不得。所以,越是對房價有實質殺傷力的政策,在出臺時就會越慎重。

其三,房地產稅能提供穩定稅源,而空置稅只有短期效應。記住,開徵任何一項新稅,其核心目的都在於獲得更多稅源。房產稅能達到這一目的,空置稅只有短期稅賦效應,缺乏持久性。

其四,空置稅的影響過大。空置稅不僅涉及直接利益,更涉及整個房地產模式的正當性與持久性。可以說,正是因為空置稅的殺傷力過大,所以出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我國當下的立法重點仍舊是房地產稅,對於空置稅,相關部門從未有過積極表態。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住房空置率,恐怕一直都是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