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谙世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她成为红楼梦中最冤的人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是晴雯的判词。这短短的四句词看似简单,但几百年来无数读者其实都没看懂。第四句容易明白,不存在争议,说的就是晴雯死于毁谤。第三句说的是晴雯遭毁谤的原因——太过风流灵巧,所以招人嫉妒怨恨。但对于“心比天高”这四字的理解,很多人都误解了。不能正确理解这四个字,就不能看懂晴雯。此文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晴雯“心比天高”的理解。

不谙世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她成为红楼梦中最冤的人

“心比天高”的真正含义就是:明公正道!

31回,晴雯跌了把扇子,恰好被宝玉看见了。宝玉当时正心烦意乱,于是就借机骂了几句晴雯,二人就吵了起来。袭人听到二人吵架,就出来劝架。袭人情急之下,也没多想就对晴雯说了句:“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

听到袭人称自己和宝玉为“我们”,晴雯越发动了气,她原本就看不惯袭人鬼鬼祟祟和宝玉干的那些事。于是晴雯当场就揭了袭人的短,说了句:“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晴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袭人,你也不过是通过龌龊手段,偷偷和宝玉干了那事而已,又不是光明正大的通房丫头,也没哪个主子封你做姑娘,这样见不得人的事,你还有脸称“我们”?(姑娘:少爷的通房丫头,比如贾琏的平姑娘)

“明公正道”的意思就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晴雯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明公正道”四个字,她最后也被这四个字误了,落了个被人冤死的下场。她只不过是个丫头,从小被赖嬷嬷买回来的,后来又被送给了贾母,贾母又把她送给了宝玉。

不谙世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她成为红楼梦中最冤的人

像她这样被买来买去,送来送去的奴才,身份实在下贱。可作为身份低贱的奴才,她居然痴心妄想,凡事都想“明公正道”去争取,从不愿意用那些龌龊手段,也不愿意去讨好主子。这就是她“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真正含义。

因为她坚持“明公正道”,并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有机会就讥讽那些行为龌龊的人,以及讨好主子的哈巴狗,所以她得罪了很多人。比如袭人偷偷和宝玉云雨,又讨好王夫人;秋纹因为王夫人赏了件衣服就开心得不得了,给人挑剩的也不嫌弃;坠儿偷金镯子;小红攀高枝等等,凡这样的人她都要讥讽。讥讽多了自然招人怨,这怨恨就给她的死埋下了祸根。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又有高处不胜寒之说,晴雯这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自己的准则来评判别人,怎能不招人嫉恨?她自己要走“明公正道”的路没错,她错就错在要求别人也走这条路,时不时地还要讥讽一番别人。

不谙世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她成为红楼梦中最冤的人

最后她不仅招来红楼梦中人的误解,主子奴才都抱怨她轻狂,甚至连读者都误解了她,认为她真的轻狂,但其实她只是太清高罢了。若她生于近代,她就是鲁迅那样的人,骂尽天下不平事;若她生于现代,搞不定会被戴上一顶愤青的帽子。追求“明公正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讥讽一切她看不惯的龌龊事和人,但是这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反而置自身于死地,这才是她“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真正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