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盐步一方沃土,人文荟萃。自古至今,盐步人深受儒家文化、广府文化、海洋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熏染浸润。人们在辛勤劳作之余,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为赏心乐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曲和咸水歌等广为传唱。后来,盐步、平地、横江、邵边等地曲艺爱好者陆续组成“私伙局”,在乡镇不定期演出,蟾园大戏院、公社会场、旧文化宫、新文化宫、盐步戏院和名楼筵席馆更是经常好戏连台。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改革开放后,盐步曲艺非常活跃,最盛时有40多个私伙局,其中“黄家班”一门五杰、三代传唱,个个才艺非凡。平地的“粹华”,横江的“粤风华”“新声”等曲艺社余音绕梁。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盐步曲艺队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形式,多次与广州、佛山、肇庆、江门,以及广西梧州等地联谊交流,郑培英、小神鹰、梁锦麟、何萍、李池湘、梁玉嵘等粤曲名家也莅临演唱。何渐文、黄雪琼、黎洁琼被誉为盐步曲艺界的“三朵金花”,1991年,何渐文参加广东省群众曲艺大赛,获最佳平喉桂冠。2000年6月,盐步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粤曲之乡)”殊荣。

玉振金声,弦歌不断。林鸿昌,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2003年获广东省群众粤曲大赛金奖。袁惠勤,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2014年获第三届广东省曲艺大赛金奖。这对“最佳拍档”,均是南海区粤曲非遗传承人,他们长期同台演出,传承粤曲文化。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1949年前后,盐步直街有近10间茶楼常有说书艺人“开台讲古( 即说书)”,说者绘声绘色,听者如痴如醉。20世纪50年代,侯佩玉在民安茶楼讲《三国演义》,后来还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说书。60年代,卢南在南海工人文化宫讲《七侠五义》,群众都听出了“耳油”(意为令人陶醉,十分享受)。

岁月如歌,情怀不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等嘹亮的歌声一直在各中小学校回荡。改革开放,春潮涌动,邓丽君、汪明荃、张明敏等的港台金曲响遍盐步的大街小巷。1989年,李永权荣获“广东省十大乡村歌手”称号,1999年,其创作的歌曲《回报》获广东省业余作品一等奖。

当时,看电影是最激动人心的节目。广州的西濠、新华、金星、中山等电影院里,经常出现盐步人的身影。只要邻村和驻军军营放电影,人们就拿着手电筒,扛着凳子前去一睹为快。傍晚时分,银幕一挂,男女老幼争先恐后、霸位观看,《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智取华山》《英雄儿女》等电影令人热血沸腾。

童年和少年是一首美丽的诗。在那缺少玩具的年代,摔泥巴、拍纸角、滚铁环、抽陀螺、跳飞机、踢毽子、放风筝等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直街的两间“公仔书(连环画)”摊档,长期被一群中小学生围着,一两分钱租一本,一人翻书五六人凑着观看。《成语故事》《西游记》《说岳全传》《董存瑞》《黄继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凉亭内、榕树下,一盘象棋、楚河汉界,棋逢对手、难分胜负。更有象棋高手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开战”,你“炮二横五”、我“马八进七”,你“将军”、我“飞象”。一盘“盲棋”,骑着自行车从盐步出发,再跨过珠江大桥,直到广州南方大厦都未分高下。

盐步是花卉之乡,人们自有怡情悦性之雅趣。1993年11月,盐步兰花协会成立,会员作品分别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参展参赛,获得金奖10余项。1998年12月,盐步岭南盆景协会成立,会员作品参加澳门迎回归盆景艺术展览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等展会,获金奖20多项。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黎明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南海画院院长21年。1990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华南文艺大学、南海县文化局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了大型“黎明晖画展”。1999年,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粤海风情·黎明晖作品展”。几十年来,其创作的《遍地英雄》《藤花之乡》《神州春晓》《声振华夏》等精品画作闻名全国。

1995年,盐步摄影协会成立,会长谭炳权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佛山市、南海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他带领盐步、大沥、南海乃至佛山的摄影“发烧友”,扛着“长枪短炮”踏遍祖国大好河山,奋力追赶世界摄影潮流,助力大沥成为“中国摄影之乡”,促使南海一跃成为全国摄影高地。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30多年来,他发表摄影佳作1000多幅,获奖无数。其中《山村小子》于1998年获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富士山之晨》于2003 年获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盐步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根植深厚,从周元咏、梁序镛流传下来的诗稿手迹可见一斑。一直以来,人们十分喜爱书法之美,沉潜用心,挥毫泼墨,其中不乏善书之人,名篇佳作,翰墨飘香。春节前义务写春联,书家各展身手,街坊“迎春接福”。30多年来,盐步中心小学李秋满、莫雪凤、龙焕权、彭戈菲等历任校长一以贯之,倾力培养书法新人。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黎兆基被称为“书法小神童”,李耀忠、黄绮君、周士钧、范嘉玉、陈翰林等众多学生获全国少儿书法比赛一等奖以上奖项400多次。2016年和2017年, 该校分别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十佳公办学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2017年,广东书法园暨盐步文化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其坐落在盐步文化公园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主体3层、塔楼5层,古朴典雅,富有岭南风貌。现已举办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等各类展览20多场次,成为盐步公共文化重要的空间和平台。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近年来,广场文化、送戏下乡等活动频繁,文体楼、农家书屋、读书驿站不断完善。礼义华夏、爱心六村、书香直街等文化服务品牌打造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一大批本地培养出来的优秀中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回归本土,再加上一些毕业于国内名牌艺术院校的外地艺术精英扎根盐步,为古老的盐步注入新鲜的血液,形成独具特色、和而不同的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一路走来,盐步文化与时代发展脉搏相连、同频共振,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盐步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亲和力、穿透力和感染力,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导大众构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价值坐标,呈现开放包容、文明礼让的精神风貌。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盐步印记》

捧读《盐步印记》,如同展开一幅长长的画卷,那些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俊彦人杰和古韵今风,一一跃然呈现。该书所记,上溯千年。从筚路蓝缕的南迁到波澜壮阔的发展,这里孕育了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底蕴,留下了时光的印记,演绎了传奇的故事。

盐步,一方水土,钟灵毓秀。灵动的蟾溪流淌着盐步人世代辛勤的汗水,古老的祠堂庙宇是良风美俗的最好见证,昔日繁盛的直街恰似“清明上河图”的情景。这里丰饶的物产、崇文的传统、俊贤的风采、腾跃的龙狮,以及继往开来的拼搏图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诚然,盐步不愧是千年古镇,很多宝贵的东西值得书写记录,让其传承光大、激励后人。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目录预览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书名:《盐步印记》

装帧形式:平装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ISBN:978-7-5623-5831-2

开本:16开版次:1-1

字数:12万字 页数:204页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书山开道

美不胜收

以文化人,立心铸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